返回列表 發帖
引用於:正念禪觀減壓修持推廣中心

http://www.mindfulnessmeditation.me/?page_id=84
慈心觀修持

慈經(Metta bhavana)巴利文歌曲和中文

Aham avero homi
Abyapajjho homi
Anigho homi
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Mama matapitu
Acariya ca natimitta ca
Sabrahma-carino ca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Sabbe satta
Avera hontu
Abyapajjh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

願我沒有仇敵,沒有生命的危險
願我沒有內心的痛若
願我沒有身體的痛苦
願我能愉快地自珍自重
願我的父母親
願我的師長,親戚和朋友
我的同修道友
沒有仇敵,沒有生命的危險
(願他們)沒有內心的痛若
(願他們)沒有身體的痛若
(願他們)能愉快地自珍自重
願一切眾生
沒有仇敵,沒有生命危險
(願他們)沒有內心的痛若
也沒有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都能愉快地自珍自重


慈經(Metta bhavana)介紹慈心

《慈經》在上座佛教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它並不是以美麗的詞藻,或動人的故事吸引人,而是其內容對美化內心有強大的作月,也有消災解厄的濟急作用。

中國字,『慈』,有,愛、惠、仁之義,這些都是儒家及教育者的重要施教及修養德目。但是諸子百家並沒有全天候乃至經年累月修習『慈』的教導。古代中國佛教雖沒有《慈經》,但是,慈愛並沒有缺席,除了仁民愛物的精神之外還有觀世音的《普門品》,廣為民眾所喜愛、念誦及流傳。只是它是依靠菩薩大慈大悲的他力加庇,跟依靠自濟『慈心』不同。『慈心』 的濟拔原理是:即時在內心修慈念,令災厄(惡業的果報)中斷或消減,即大厄化小厄,小厄化更小。

人間有種種苦難,小則病苦、不愉快、衝突、失意,大則遭受打殺乃至戰爭,這些苦難都是自己所造惡業的結果,無一樣是自然的,無一樣是沒有原因的,無一樣是由善業轉變成惡果的。對於,《救苦救難』一事,靠自己的善業來自救,才是實在與長遠之計。上座部佛教並沒有依靠菩薩的想法,倒是發展出『護衛經』,以免除眾生的苦難。

佛教達到解脫的途徑是親近善友,聞法,論法,思法,持戒,修禪,行八正道等,『法』本身就有自護、護他的力量,而,『法』中的,『慈』這一項,對滅除苦難則特別有濟急的作用,因此,《慈經》就應運而出。《慈經》本身的義理即淺白易懂:再加上《慈經注》的詮釋,則更能深入『慈』的道理。 最後,願所有讀誦、或修習慈心者,都能充滿慈心,並晉身解脫之列。


毘婆舍那的行者必須修慈心

對毘婆舍那(vipasssana)的行者而言,修慈心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沒有慈心,你的心就是乾枯的,你甚至無法修習觀禪。
修慈心時最簡單的方式是:放鬆身心端身正坐,首先必須對自己先修慈心,默念:『願我平安、幸福!』『願我遠離一切煩惱,沒有身心之苦』。當自己慈心充滿,再對有德行、有智慧和對自己有恩的人修慈心。
慈心禪的第一個對象,應該是你最尊敬的人、如你的皈依師、戒師、指導禪師或是對你有恩的老師,此人他具有很高的智慧和高尚的德行,直得你尊敬,且具有戒、 定、慧和清淨的心。修持時你默念『願×××××平安、幸福!』『願×××××遠離一切煩惱,沒有身心之苦』等等。誠心誠意的慈愛之念,可以一直保持著,但 是默念的那句祝福語,則不必一直反覆念著。
生活中無論行、住、坐、臥,只要慈愛在心中,經年累月一直保持著。這樣反覆練習慈心,可以得『近行定』 (已靠近禪定)或安止定』(已入禪定)


修習慈心的方法

最簡單的方武是:心念或口誦:『願一切眾生平安、幸福!』『願一切眾生遠離一切煩惱,沒有身心之苦』等等。誠心誠意的慈愛之念,可以一直保持著,但是心念或口誦的那句祝福語,則不必一直反覆念著,無論行、住、坐、臥,只要慈愛在心中,及散佈出去,經年累月一直保持著。這樣反覆練習慈心,可以得『近行定』(已靠近禪定)或安止定』(已入禪定)。

《清淨道論》對修慈愛的方法有詳細的論述:開始必須『對自己先修慈心』,讓自己慈心充滿,再對有德行、有智慧和對自己有恩的人修慈。此外,不對六種人修慈心:(1)不愛的人,(2)極愛的朋友,(3)中間人(非瞋非愛者),(4)敵人等四種人不應修習,(5)不應專對異性修習,(6)絕對不準對死者修習。理由是:(1)初學者若把不愛者置於愛處是會疲倦的:(2)極愛者甚至現起少許的痛苦,也會使修習者悲傷:(3)若把非瞋非愛的人置於尊重敬愛之處也會疲倦的: (4)若對敵人隨念則起忿怒。(5)如果專對異性修慈,則修習者難免生貪染。(6)如對死者修慈,絕對不能得證安止定罷近行定。


〔慈心禪〕 (MettaBhavana):Bhavana是發展或培育, Metta就是慈心。

培育慈心,並不是為了散發慈心給其他人,而是在你自己心中培育慈心。然而,只有透過祝願一切眾生、或其他人的健康快樂才能培育慈念。如果沒有祝願其他人、或眾生的健康快樂,就無法培育內在的慈心。所以說,慈心只能透過關懷其他眾生健康快樂的過程中培育出來。有些人誤解了這一點,他們認為它的意思是,你將慈心散發給其他人。但事實上,你卻是透過關懷其他人、或眾生的健康快樂,生起內在的慈心。


修慈心帶給自己的利益

當你在祝願一切眾生健康快樂的時候,心中就會生起慈心。當你心中充滿慈心時,臉上會洋溢著喜悅、快樂、明亮、慈祥與光輝。因你心中充滿強烈的慈,能讓每個遇見你的人都感受得到。他見到你就會非常高興。你的面容看起來祥和、平靜且安寧。你的心會自然地散發慈心。造就是對眾生散發慈心的力量。


修慈心禪對象的選擇

慈心禪的第一個對象,應該是你最尊敬的人、如你的皈依師、戒師、指導禪師或是對你有恩的老師,此人他具有很高的智慧和高尚的德行,直得你尊敬,且具有戒、定、慧和清淨的心。這樣的人,應作為特慈心禪的第一個目標。因為,你對他的恭敬是因為他個人的德行及寬容之心,讓你可以很容易地培育內在的慈心,針對這個人修習慈心,您的慈心才容易成就


常修慈心可以培育定力,並滋潤你的心靈

毘婆舍那行者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修習慈心,對任何人、任何動物散發慈心,慈心會滋潤你的心靈,帶給你許多正面能量,修習慈心使你成為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同時,也會使別人愛你、尊敬你。
在生活做人處世中,修習慈心與善待別人非常重要,每個人都要努力去培養這種品德。一位行者有好的德行,修習毘婆舍那容易成就。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