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歷史的思辨

呂世浩:現實人生的答案,就在歷史當中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閤上書,如果你是秦始皇,你會怎麼做?
這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呂世浩,在課堂上最常問學生的一句話

也是他在彙整其於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中文文史課程內容「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所成的第一本史學思辨作品《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中,最常要求讀者思考的問題。

從小到大念歷史,從老師到家長,莫不是要我們打開書本,恨不得將上頭的一字一句、連圖片一起要人吞食進去;走火入魔時,甚至閉上雙眼都能見到某一頁的版型。怎麼會有這樣一位教師,反而要你閤上書本、還問你該怎麼做?「因為歷史不是這樣讀的。用死背的方法讀歷史,再讀一百年,也不會從中得到任何智慧。」呂世浩說。

身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的呂世浩,進入臺大執教至今,雖然只有短短三年,卻以其深厚的實學、過人的口才與縝密的論理能力,迅速獲得廣大好評。不僅各科院系所教授跨領域大力推薦,甚至是學生們在 PTT 上譽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的神課程;更進一步遠征海外,成為美國推動新一代世界大學網路課程 Coursera 平台裡,最早的華語 MOOC 課程,吸引全球四萬餘人登記修習,可謂桃李無國界。

如是巨大的迴響,無非是呂世浩跳脫傳統歷史學的背誦、填鴨教學法,以近似管理學的「案例研究」剖析拆解,讓數千年前的歷史人物,不再只是紙上冷冰冰的幾行描述,而是可理解、可揣摩,甚至可感同身受的具象血肉,也讓向來被歸入「無用學習」的歷史,真正成為一門實用學科。

「我自己經過『歷史無用論』的階段嗎?就算有,也不太明顯。我想可能與個性有關。」從呂世浩回答問題的方式,多少透露出他的謹慎與仔細。他總是先沉吟半晌,經過或長或短的思考後,再一口氣逐條論項、邏輯分明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彷彿已在腦中演練過千萬次。「我是一個會花很多時間去思考那些別人都認為理所當然、不值得多想的問題的人。」當所有人都一副「念歷史要幹麼」的態度時,呂世浩想的是:為什麼歷史會沒有用?如果沒有用,為什麼還要從小念到大?為什麼不去問為什麼?「所以,我一開始就是要找出歷史到底有用或無用,又為什麼有用,與為什麼無用。」

在思考的過程中,呂世浩發現,古人與今人「使用」歷史的方法,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古代人學歷史是用想的,而我們是用背的。」古人讀史,讀到某位人物面對重要抉擇時,他們會閤上書卷,去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設身處地想過之後,再展卷往下續讀,讀他真正的決定,與最後的結果。彷彿偵探面對命案的抽絲剝繭一般。「一個接一個歷史人物讀下來,在他者的人生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思辨能力,有天自己碰到關鍵時刻了,你就會想,要是某個歷史人物站在我這個關頭,他會怎麼做?」那一瞬間,古史與今我終於兩相結合,歷史智慧這才真正入手。

「如果你讀完了一本書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就等於沒讀過這本書。」看一段歷史也是如此。「說實話,秦始皇已經死了兩千年,骨頭都爛成灰了,我們知不知道這個人,於我的生命有何影響?」光是熟記秦始皇的生卒年代有何用?總不是要排他星座命盤;背下秦始皇修築哪些大型建設又能如何,考導遊領隊資格嗎?「歷史之所以是智慧寶庫,不是因為它記載了千百年來的何時何事,而在於它濃縮了無數人的人生成敗、興亡、得失。」自古至今,只要身而為人,遇上的難關不外乎貪嗔痴的延伸。管你貴族平民,皇帝百姓。「歷史學說穿了,不過就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歷史真正的用法,是將這些發生過的故事,與自己現下的境遇,交相複製貼上,看看有多少吻合、多少重疊;而昭然眼前的史實結果,是上天給你最好的預言。

「我對歷史特別有興趣,另一個原因在於,我是個務實的人。我只相信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在呂世浩的認定裡,科學也好,藝術、哲學也罷,每一門學問,目的都是要為人生找尋答案,「要找尋現實人生的答案,只能在現實人生中找到;而現實人生最齊全的紀錄,就是歷史。」他笑稱自己欠藝術、缺浪漫,且少宗教玄思,對這些領域雖能感受美好,卻無法深入鑽研,所以只能讀歷史。「歷史是最現實的學問,因為它總是不斷逼近真實。」

是以,呂世浩引領讀者重返秦始皇的一生,不是要再次介紹秦始皇,也不是要為秦始皇平反。純粹是因為他是一個家喻戶曉、爭議性強的人物,正是用來進行人生思辨最好的樣本。透過這樣的思辨訓練,呂世浩相信,不只個人生命得以獲得依循的軸心,全人類都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這是個智識不斷擴散的年代,只要愈多人擁有知識和思辨能力,就會更努力想改善生活,世界就會愈來愈好。」這不只是呂世浩的信仰,也是他從歷史中學到的事。
photo12146.jpg

    1  

真相並不存在

呂世浩:「用思辨探究歷史,讓歷史成為大用。」
「思辨,其實是現代人急欲找尋的能力」
在社會普遍認知「歷史無用」的觀念之下,呂老師的課程帶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觀點。他將中國古代帝王和精英學習歷史的方法介紹給現代人,他教學生用「思辨」對歷史進行分析與思考,從歷史中啟發智慧。

由於這樣的歷史教學,和大家從小所學「歷史就是背誦」的觀念,實在大不相同。因此在Coursera上開課之初,呂老師也曾擔心過,現代的同學願意接受這種傳統的智慧嗎?結果出乎呂世浩老師的意料之外,這門課大受歡迎、迴響熱烈,修課人數超過45000人,成為目前網路排名第一的中文課程。

「思辨」的教學形式,為何在現代教育中似乎隱身不見?其實這跟現代教育的核心觀念有關,現代教育誕生於工業革命之後,重視如何在時間內訓練大量專業人才,本質是一種培養工匠的教育。因此大學以前的教育環境,習慣強調「所有事物都有標準答案」,而考試的目的通常是寫出標準答案。但使用這套方法學習人文學,就會產生問題。

人文學的目的,是解決人生、人類的問題。這些問題絕大部分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好與更好的答案。而歷史學是研究時和變的學問,時間不斷消逝,所有事物都隨時間改變,上個時代的作法不一定適用於現在,別人的答案也不一定適合你,因此沒有標準答案可言。所以人文學的目的,其實是幫助人們思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呂老師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明白:人文學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答案只能透過自己努力尋找。

「歷史猶如磨刀石,助我們砥礪腦中智慧」
呂世浩老師除了擁有兩個博士學位之外,更有著長達二十年的中國傳統私塾求學經驗。奉元書院的愛新覺羅毓鋆老師,以及台大歷史系的阮芝生老師,啟發了他對於思辨的學習思考,使他懂得從各類中國經典中學習前人的智慧。

我們常問「歷史應該怎麼讀?」呂老師認為歷史就是塊磨刀石,目的是幫助我們磨礪腦中的智慧之刃。就好像我們不會拿磨刀石來切割物品一樣,學歷史不是要直接照搬古時候的經驗,而是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呂老師常跟同學說:「當你碰到人生重要難題時,相信我,你絕對不是第一個遇見類似難題的人。在你之前,有無數人遇到相同問題,他們如何解決?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學歷史就是要思考前人如何解決問題,又各自得到什麼結果。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歷史就會成為無盡的智慧寶庫。

呂老師舉例,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在始皇過世時接到了偽造的遺詔,要他自殺。那時扶蘇握有三十萬大軍,身邊還有大將軍蒙恬幫他。如果你是扶蘇,該怎麼辦?結果扶蘇聽從遺詔指示立刻自殺,他的死成為秦朝滅亡的其中一個原因。試想,如果是李世民,他又會怎麼辦?他大概會喊遺詔是假造的,並帶三十萬大軍殺回去。反觀晉文公重耳,他遇見類似問題時,卻是先逃跑觀察情勢,再決定如何行動,在外流浪十九年才成為一國之主。

呂老師又問,在上述這三個例子中,誰才是真正的孝順?他認為中國人的孝道觀念,其實是「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兒女並非一昧順從,不讓父母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才是真孝。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並非由上而下強迫服從大道理,是拿很多歷史事例不斷探索更好的解決方法。

對「不懂到懂」的執著,歷史成為良師益友
呂老師是一個對於別人習以為常的事,願意花費長時間去思考的人。對他來說,「思辨」已成為一種長久的習慣。大部分的人都說考上歷史系沒有用,但呂老師很努力的思考:「為什麼沒用?如何才能有用?」這也成為他研究歷史和人物的動力。

能夠記載在史書中的歷史人物,不論是好的或壞的,多半出類拔萃。這些人都深知思辨的重要性且善用它,所以許多歷史人物都是思辨智慧的箇中好手,只是其間有高下之分。有人從自我出發,有人則關注人群;有人只考慮當下,有人則思考未來。明白他們的選擇和結果,就能學習到歷史的智慧,這是後世人類文明的寶藏。

「我們希望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
我們最後希望呂老師提出一個大哉問,他思考了一會後,說了下面這段話:

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物資最豐裕的時代,生活享受與資訊普及的程度前所未有,但道德和環境的危機也是前所未有。人莫不愛自己的下一代,但我要問:「我們究竟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

今日的許多決定,往往只著眼於這一代的經濟發展與享受,而對下一代的世界百般掠奪。我們捫心自問,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是一個生態滿目瘡痍、社會弱肉強食的世界?還是一個能夠永續生存、和諧安寧的世界?未來是由歷史所造成,而歷史往往就在我們這一刻的決定之中。


--------------------------------------------------------------------------------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4-12-4 12:58 編輯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巨變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巨變反映在「姓、氏、名、字」上的變動


歷史的三次巨變: 一是仰韶到龍山時代,開始有貴族。二是戰國到秦漢時代,開始布衣卿相,把姓氏中的姓忽略、只重氏。第三次是鴉片戰爭到今天,我們從有名有字,到只剩下名而沒有字。


姓氏並不是今天所指的意思,姓與氏是分開來不一樣的意思,名與字也是。

姓氏、名字:姓是血緣傳承的(姜、姚、姬……女字旁,母系氏族有關),氏是根據封地不同而有變化(地緣特徵)。如商鞅祖姓姬。第二次巨變,姓的式微,氏的興盛,最後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變:字的式微,名的興盛。傳統禮儀:君父稱名,他人稱字或號。

在中國歷史的第一次巨變之前,姓通常指的是祖先的名字以秦始皇為例,他的姓氏嬴代表了他的血緣姓,也就是他祖先的姓,隨着人口的擴大,為了區分部落,氏出現了,這個氏可以是像商鞅一樣秦國賜給他的封地“商”,也可以是一個地位的名字,所以商鞅是商氏,而姓姬——衛國的姓。


打開《史記.秦始皇本紀》,呂世浩首先指出嬴政「姓趙氏」,即可看出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的歷史巨變,「在列國戰爭當中,最沒有用的就是血緣,你血緣高貴,別人也不會跪地求饒;相對來說,象徵地緣的『氏』比象徵血緣的『姓』更為重要。」時至今日,在巨變的時代,權貴仍是無用武之地。

在第二次巨變時中國人的'字"和“號”也逐漸捨棄,而保留下來的就是“名”。在古代社會,只有長輩才能稱呼你的名,同輩之間只能稱呼字,而晚輩就只能是號,例如某某先生。


你們究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之中 ? 恭喜各位 你們這一代何其幸運而又何其不幸地活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巨變之中,歷史的本質就是談論變 但是變有小變有大變也有巨變
巨變的意思就是整個歷史的文化、制度、階級相對地來說幾乎是推倒重來的局面 那叫做巨變,這樣的巨變在中國歷史上是很少的。


活在一個巨變的時代——價值觀混亂而迷茫的時代

巨變:整個歷史的文化、制度、階級,相對來說幾乎是全部推倒重來的局面
巨變時代的特徵:人們活在價值觀的混亂和迷茫之中

仰韶時代:部落內貧富差距小,部落間規模差異不大
龍山時代:遍地戰爭、築城,聚落內與聚落間開始分化出階層,上層聚落剝削下層聚落的體制開始出現
龍山以後:三代血緣貴族(就是夏商週三代),一個世世代代傳承幾乎不變的時代,社會極其穩定
三代文明的核心:
中國古人政治思想的境界:以“禮”來“運”天下,而不是以“法”來“治”天下
我們把中國傳統的思想 政治思想的境界 可以分成三個境界,最下面一個境界是法治,比法治更高的是什麼境界呢?那叫做洪範,洪就是大范就是範本
什麼叫做洪範?他就是法律上面的法律,決定萬法原則的那個東西,那個東西叫做洪範,用我們今天的話勉強來比喻就是憲法


1 從仰韶到龍山(經此巨變,歷史由巫覡時代進入貴族時代):從太平祥和、人人平等到戰爭遍地,階級產生。龍山以後,文明的核心是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法治是底層的境界,其上為洪範,其上為禮運,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是中國人最高的政治理想。這是一個血緣決定一切的時代,社會絕對穩定

2.從戰國到秦漢(經此巨變,歷史進入儒官時代):陳勝振臂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對三代以來血緣觀念絕對否定,中國社會迎來“布衣卿相,布衣天子”的儒官時代。儒生士大夫,在朝為官,在鄉為紳,成為這一時代文化的支撐階層。(文化之所以成其為文化,必須有一個階層或團體加以支撐)

3.從清末到今天:在這一巨變的時代,價值觀混亂而迷茫,當我們已不再把儒家文化作為我們生命的中心、信仰的終極、奮鬥的目標,新時代的出路在哪裡?

巨變的時代,一切格局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真相並不存在

TOP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巨變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巨變反映在「姓、氏、名、字」上的變動

姓氏並不是今天所指 ...
lbboy 發表於 2014-12-3 16:07


lbboy 最近對歷史文化好像頗感興趣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發現書看了很多年 還是在誦書的層次阿!!!


作者不斷強調,學歷史的重點不在記憶、而在思辨,例如:「當你讀歷史書,遇到古人遇到重要決策關頭的時候,把書蓋上,思考你會怎麼做決定?」原來中國人讀書 (讀史也是) 有三個層次,會誦書(背誦)、再讀書(分析歸納)、最後得念書(念茲在茲的實踐)。


真相並不存在

TOP

黃石老人的故事

歷史學不講空話,下面我就先從「圯上納履」的故事開始。

有許多人聽到這裡,一定會說:「圯上納履?這不就是張良幫老人家穿鞋子的故事嗎?我從小就聽過了。」

那麼請問你,「圯上納履」的故事到底在表達什麼意思?

這個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張良是漢高祖劉邦時智慧的代表,老人家叫黃石公,是張良的老師,當然也是智慧的代表。這兩個人相遇的故事,自然也是一個智慧的故事。既然是一個智慧的故事,它裡面必然地隱藏了某些被兩千多年來無數聰明才智之士所傳頌所喜愛的道理。

我講這些在說什麼呢?就是告訴各位,張良的故事絕對不是只為了告訴你,對老人家要有禮貌和約會不要遲到。如果張良的這個故事,目的只是為了告訴你這兩點,那我必須說,這個故事所含的智慧也未免太淺薄了。

中國人的智慧沒有這麼淺薄,從這個故事我將帶各位來認識什麼叫做歷史中的智慧,什麼叫做中國人的智慧。

這個故事出自於《史記•留侯世家》,故事的開頭是這樣說的:


良嘗閒從容步遊下邳圯上。

「張良曾經在有空閒的時候,從容漫步遊覽在下邳的橋上」。太史公將人、事、地、物寫得如此詳細是有意義的,歷史上任何東西都不能脫離時空脈絡,更不能脫離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讀這段話的時候必然要追問,此時的張良處在他一生之中什麼樣的時間點?

各位要注意,就在張良從容步遊下邳圯上的這一刻之前,剛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

秦始皇是天下的皇帝,是當時中國人已知文明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張良為什麼要去刺殺秦始皇?那一年張良才二十歲左右啊,跟今天許多大學生是一樣的歲數。 張良為什麼要刺殺秦始皇?這要從他的家庭背景說起,張良出身於韓國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親曾經擔任五代韓王的宰相。各位想一想,在那個時代父子做過五代韓王的宰相,那家中能夠有錢到什麼地步!

簡單地說,張良是當時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如果按照他原本應有的人生軌跡,他應該能夠一生安享榮華富貴,並在適當時機接續他父祖的事業,成為下一任韓國的宰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年輕時碰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局,那就是秦國滅了韓國。

雖然韓國亡了,但秦國並沒有沒收張家的財產。對張良來說,他還是可以靠父祖累積下來十輩子也吃不完的財富,繼續過著奢侈的生活。但當時身為熱血青年的他,就在國家滅亡的那一刻,立下了一個心願:他要滅亡秦國,為韓報仇。

各位要想一想,張良如果不這麼做,一樣可以安享榮華富貴終生,他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選擇?

秦國是當時天下第一強國,擁有萬里江山、百萬雄兵,名臣良將不計其數,始皇更是不世出的雄主。張良無兵無將,就憑著赤手空拳,居然想滅秦,難道是傻了還是瘋了嗎?

不,張良既不傻,他也沒有瘋。他只是覺得張家世世代代的富貴都從韓國而來。韓國滅亡了,別人可以無動於衷,但張良不能無動於衷。如果連世受國恩的張家,在國家滅亡時都裝作沒事一般,那他要怎麼對得起韓國對他的恩惠?於是他當下就決定,他要散盡家財來求取刺客,要殺了秦始皇為韓報仇。

最後張良終於找到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當然如同各位熟知的結局,這個刺殺行動是失敗的。張良雇用大力士攻擊始皇的車隊,但丟出去的大鐵椎誤中副車,秦始皇安然無恙。暴怒的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結果張良居然逃過了一劫,跑到了下邳。

張良為何能夠死裡逃生?我個人的推測,應該跟張良的長相有關。太史公曾經看過張良的畫像,他表示張良的長相猶如「婦人好女」。好女就是美女,男人長得像女人不稀奇,但長得像美女那就很稀奇了。所以我猜想當時緝捕的官兵,大概一百個人裡面就算抓了九十九個,都覺得這個嬌弱的年輕人絕不可能是刺客,因此張良逃過了一劫。

按照一般的常理推論,一個人在做完了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全天下都在通緝他的時候,通常都會驚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友人的庇護下不敢出來。結果在這一刻,各位看看他的神態,居然是在大街上「從容步遊」!這孩子絕非常人,由此可見一斑。

他「絕非常人」之處在哪裡呢?在他的「膽」。沒有膽的人,怎麼敢去刺殺秦始皇呢?但這時膽氣過人的他,現在已是家財散盡,刺殺也失敗了,已經一無所有。此時的張良,想必不會在思考晚餐該吃什麼,而是在思索他的下一步該怎麼辦? 刺殺秦始皇的行動已經失敗了,他的家財已經散盡了,他現在沒有錢也沒有力量了。但張良仍不願意放棄他的志向,他還想為韓報仇,那麼下一步他該怎麼辦? 我們讀這段文字,除了看張良處變不驚的膽氣之外,最重要的想這一刻他在思索什麼?我要各位做的就是這件事,前面教各位,呂祖謙怎麼讀歷史,左宗棠怎麼讀歷史,現在就把那個方法用上。

這一刻,請把書蓋起來。想像你就是張良,你該怎麼辦?

好,我們現在想過了之後,再把書打開來。
真相並不存在

TOP

受益良多...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4-12-4 22:56 編輯

楊照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A5%8A%E7%85%A7/104368332948424?fref=ts

『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第一批十本出齊了,『戰國策』是其中的第十本.

遊士、謀士經歷,彰顯了從春秋到戰國,社會的翻天覆地變化.這個時候,一個聰明、有能力、口才好的人,在短短一生中,就有機會戲劇性地從一介平民翻轉佔有國內最高的「相」位.甚至還有更誇張、更不可思議的,像蘇秦,竟然還能佩帶不只一國的「相印」,得到了過去「卿」、「大夫」貴族成員都到達不了的高位.

戰國縱橫家的最高目標,就是「封相」.他們唯一突破不了的,是依然按照血緣傳承的國君地位,所以就追求爬到一國之中僅次於國君的最高地位.蘇秦可以在不只一個國「封相」,也就說明了這樣的政治野心,不受國界限制.出生在這國,很容易就可以到其他國去追求「封相」的夢想,是這個時代給予一般人的另外一項特殊機會、特殊自由.

『戰國策』記錄了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記錄了只有這個時代才有可能發生的極端事例.『戰國策』提供的不是戰國時代的全貌,我們不能將『戰國策』內容設想為當時各國政治的常態,但『戰國策』具體且凸出地表現了只有可能出現在那個時代的人與事.

透過『戰國策』,我們明瞭這兩百多年在中國歷史上有多特別.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亂世,但沒有任何一段亂世像「戰國」那麼長,也沒有任何一段亂世像「戰國」那樣將政治機會向廣大眾人開放,更沒有任何一段亂世在語言與文字的表達上,有如此驚人的變化、發展.

讀『戰國策』,我們需要不斷意識到各國相持互爭一、兩百年的時間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每個當國君的都不得不處於高度競存焦慮中,生怕漏失了甚麼最新、最好的富國強兵之計,如此而鼓勵了「處士橫議」的風氣,創造了廣大、活躍的言論市場,刺激了人們不但要去想出不同的國政方針,還要找到足可以在激烈言論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新說法.人人都有機會見到國君,但也因此見到國君、讓國君留下印象的機會,在搶奪中變得如此短暫,稍縱即逝,會說話不會說話,能辯不能辯,就成了和想法本身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更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了.

另外若將『戰國策』、『韓非子』和『呂氏春秋』三部書放在一起對讀,我們可以對戰國時代的思想,有更強烈、更全面的認識.除了後世繼續流傳的「儒」、「道」之外,也就是說在我們比較熟悉的『孟子』、『荀子』、『莊子』、『老子』之外,戰國時代還有其他流行的思想.『戰國策』記錄的縱橫家、『韓非子』記錄的法家、『呂氏春秋』記錄的陰陽家,在那個時代,和儒家、道家同等重要,一起激盪競爭.

要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有基本的認識,真正感受到這個時代的熱鬧多元,進而充分理解、掌握後來逐漸收束、朝一元化進行的變化,我們不能不至少公平、客觀地認識其他各家流傳下來的代表性文獻,不能不用讀『孟子』、『荀子』、『莊子』、『老子』同等認真的態度,好好讀讀『戰國策』、『韓非子』和『呂氏春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7419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4-12-8 21:27 編輯

中日歷史 : 日本佔領東北的歷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3hOtsziN_o

裕仁天皇奪兵權
中國北伐
日本暗殺張作霖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
真相並不存在

TOP

77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中國南京
2014年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命令傳遞的始末, 戰略考量為何?日軍內部意見不一的歷史
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解說

南京大屠杀真凶(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Y4gC-VQcM

南京大屠杀真凶(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R8Uki8kDY
真相並不存在

TOP

鸿观 141010 第七集 希特勒的石油野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O0akV9csE
《鸿观》是一档以金融视角还原过去,审视现在,回到未来;正经不严肃,解密不浮夸的新­一代财经节目。
实时更新,欢迎订阅!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4-12-13 12:51 編輯

黑格爾欣賞中國哲學嗎?
嚴春友

lbboy: 不用自我貢高,也不用自我貶抑, 見賢思齊,反躬自省

不久前,我的同事董春雨教授來電話說,他的一位朋友從網上看到了一種說法:“黑格爾讀完《道德經》後曾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問我是否有此事?因為在他看來我“是黑格爾專家”。我說,黑格爾專家談不上,但黑格爾的書大部分是讀過的,根據我所瞭解的黑格爾的觀點,他不可能有這樣的說法,因為從總體上來說,黑格爾對中國持一種否定的態度。



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句話出現在幾篇網文中,沒有任何出處,完全是道聽塗說之論。

事實上,黑格爾對於中國的哲學和文化的瞭解非常有限,而這些有限的瞭解還充滿着誤解。因此,他的說法,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大多不足為憑。

這裡,我把有據可查的黑格爾對於中國文化的主要觀點列舉如下,以正視聽,免得以訛傳訛。

黑格爾提到中國文化的著作,僅有兩種,就是《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和《歷史哲學》,在其他著作中沒有一個地方提到中國。


1.  黑格爾對於中國哲學的看法


在《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東方哲學”部分,一開始他這樣說:“首先要講的是東方哲學……我們所以要提到它,只是為了表明何以我們不多講它”(見該書第115頁,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因為在他看來,哲學史是從東方開始的,這是哲學發展的低級階段,嚴格來講,還不是真正的哲學,而只是一種“宗教哲學”(同上書,115頁)。

黑格爾在談到《易經》時說:“他們也達到了對於純粹思想的意識,但並不深入,只停留在最淺薄的思想裡面。”(120頁)“他們是從思想開始,然後流入空虛,而哲學也同樣淪於空虛。”(122頁)

因此,絶不像網上有人說的:“在他的自傳中他承認,他所創造的正反合辨證邏輯定律正是得自《易經》的啟發。”他對《易經》如此看不起,怎麼可能從中得到啟發?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的辯證邏輯與《易經》有什麼關係。(這裡需要澄清的還有:黑格爾從來就沒有寫什麼《自傳》。)

對於《道德經》,黑格爾在介紹了一些內容,尤其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那一段之後,他說:“但是我們從這個教訓裡得到了什麼呢?”(127頁)意思是,這些說法是沒有意義的

在另一個地方,介紹了老子說的一些帶有辨證思想的說法之後,黑格爾評價說:“這也是說得很笨拙的。”(129頁)

他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評價是這樣的:“這裡,在中國,在中國的宗教和哲學裡,我們遇見一種十分特別的完全散文式的理智……中國人的想像力的表現是異樣的:國家宗教就是他們的想像的表現。但那與宗教相關聯而發揮出來的哲學便是抽象的,因為他們的宗教的內容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內容沒有能力給思想創造一個範疇規定的王國。”(132頁)就是說,中國哲學完全沒有成為體系,僅僅是一些零散的觀點,而且停留在表面,沒有達到高級的精神形態——具體的思維(在黑格爾那裡,抽象思維是低級的思維)。



2.  黑格爾對於中國的看法

     黑格爾對於中國的看法,主要在他的《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版)中。這裡摘幾段代表性的觀點:

     “歷史開始於中國和蒙古人”(見《歷史哲學》119頁)。按照黑格爾的看法,最初的階段是最原始、最簡單、最野蠻的,越是高級的階段則越文明,整個世界歷史的行程,從東方開始,最後到日耳曼世界結束,因為日耳曼世界是最文明、最高級的階段。他衡量文明程度的標準是個體的自由程度:在東方只知道一個人的自由——即皇帝的自由,在古希臘和羅馬知道部分人的自由——貴族和部分公民的自由,而在日耳曼世界,則是一切人的自由。

按照他的劃分,東方是歷史的童年,希臘是歷史的青年時代,羅馬是壯年時代,日耳曼則是老年時代。從生理角度講,老年是衰落的時代,但人類的歷史不然,老年意味着成熟。

中國的制度是數千年不變的,因為在這裡缺少對立的原則,所以就沒有變化,“因為它客觀的存在和主觀運動之間仍然缺少一種對峙,所以無從發生任何變化,一種終古如此的固定的東西代替了一種真正的歷史的東西。中國和印度可以說還在世界歷史的局外,”(123頁),沒有真正進入歷史的過程。

中國的歷史學在世界上最發達,史官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國家對於歷史的記載都沒有中國詳細但是,這樣記載的歷史是沒有多少意義的,“只會阻礙我們歷史的進步。”(125頁)因為這樣的歷史是一些現象和無聊的細節,沒有內在的精神。

“在中國,那個‘普遍的意志’直接命令個人應該做些什麼。個人敬謹服從,相應地放棄了他的反省和獨立。”(127頁)不僅在家庭之內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即使“在國家之內,他們一樣缺少獨立的人格”(127頁)。

“中國人既然一律平等又沒有任何自由,所以政府的形式必然是專制主義。”(130-131頁)他說的平等,是指在皇帝面前人人平等,都沒有任何權利,這種平等實際上等於零。

他談到中國的家庭關係,說“這幾乎等於一種奴隷制度。”(133頁)

正是由於他們自暴自棄,便造成了中國人極大的不道德。他們以撒謊著名,他們隨時隨地都能撒謊。朋友欺詐朋友,假如欺詐不能達到目的,或者為對方所發覺時,雙方都不以為可怪,都不覺得可恥。”(136頁)

“以上所述,便是中國人民族性的各方面。它的顯著的特色就是,凡是屬於‘精神’的一切——在實際上和理論上,絶對沒有束縛的倫常、道德、情緒、內在的‘宗教’、‘科學’、和真正的藝術、——一概離他們很遠。”(143頁)就是說,在中國,沒有真正的倫理道德、宗教、科學、藝術,因為在中國沒有自由的精神。



3.我的看法



由上述可見,黑格爾對於中國文化根本沒有任何好感,完全是否定的。根本的原因在於,在他看來,在中國文化中所表現出來的,還只是一種很低級的精神形態,甚至於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精神。用他的術語來說,還只是一種抽象的精神。他所謂的抽象,不是高級的精神活動,而是低級的、簡單的精神活動,因為在這種精神狀態中,對立面還沒有被納入到自身中去,各自相互對立着,因而也就不能夠形成辨證的運動過程。只有高級階段的精神才能夠達到這種容納對方於自身之內的運動,這時的精神就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了。只有這種具體的精神才有自由。

從黑格爾的論述也可以看出,他對於中國的瞭解是很片面的,也是不完整的,他只是根據一些人的描述和不完整的閲讀,就斷定中國如何如何,因而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從他引用的文獻來看,他並沒有完整地和認真地讀過《道德經》和《易經》,而僅僅是從別人那裡引用了一些句子而已,因此存在着很多的誤解,比如他把“道”理解為“理性”,這與“道”的含義相去甚遠。因此,根本談不上“研習了中國的《易經》”(網上的說法)。一個本來就以輕蔑的態度對待中國的人,不可能去“研習”它。他對於《易經》的評價還不如《道德經》,認為它只是一種巫術、迷信。

既然如此,他的結論就沒有那麼重要了,用不着拿來作為評判的標準。

仔細揣摩那種說法的心理,實質上表現了一種不自信的態度。由於不自信,就想找個最有影響的人物,而且是西方的人物,來說中國的東西如何好,以便抬高它。豈不知,這樣的做法適得其反,尤其是毫無根據地把一種肯定中國的觀點強加到一個並不欣賞中國的人的頭上,就更顯得拙劣。這似乎正應了黑格爾的那句話:中國人善於撒謊。說黑格爾欣賞中國哲學,這不正是一句謊言嗎?

中國的東西為什麼非要一個外國人來說好呢?外國人說好就一定好嗎?名人說的就一定對嗎?無論是什麼東西,也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說它好,把它好的理由擺出來就行了,用不着去拉個名人來狐假虎威。

還有一種可笑的做法,就是外國有什麼好的東西,總是把它與中國聯繫起來,要麼源自中國,要麼中國的比他們的好。比如“黑格爾的哲學觀點與中國的《易經》、《道德經》有很大的聯繫”,萊布尼茨的二進制受《易經》的啟發等等說法,就很荒唐。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中,確實有一些相似的思想和說法,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具有相同的性質。實際上,這種相同只是表面上的,內在的精神氣質、它們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含義卻是大相逕庭的。黑格爾哲學觀點來自西方哲學本身,是數千年西方哲學發展的產物,與中國哲學毫無關係,它要解決的問題是西方哲學、西方人遇到的問題,與中國哲學和中國人遇到的問題是不同的。他的辯證法與《易經》中萬物皆變的觀點也完全不是一個意義上的。萊布尼茨的二進制也是如此,只是在形式上看起來與陰陽模式有點類似,但實質卻根本不同。萊布尼茨的思想是西方數學發展的結果。

總之,說話要有證據。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黑格爾的哲學受了中國哲學的影響,也找不到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黑格爾讚賞中國文化。反之,我們找到的卻是大量的相反的證據。對於這些相反的證據——黑格爾對於中國哲學和文化的否定,也不必太在意。即使假定黑格爾肯定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又能怎麼樣?同樣地,黑格爾否定了中國哲學,中國哲學還能怎麼樣?答案是: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不會因之而高,也不會因之而低。

                                    2011-6-11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4-12-13 12:48 編輯

邊 芹

中國到底有多神秘

lbboy: 掌握文明制高點的話語權

    我初來法國,涉及中國有一個常入耳的詞:“神秘”,這也是涉及中華文明最友善的詞,再好的詞絶難聽到,除了學術界個別例外(需要良心才敢做,因為是政治不正確的),公共輿論全盤抹去了基本事實:即中華文明是發達並對人類歷史影響巨大的文明,在近代之前領先西方文明,推動人類進步的一些重大發明來自中國。(準確地說滿清以前,轉者案)這一手我是在若干年後才發現的,因為是只做不說、暗中操作的。乍到的外來客聽到東道主賜予“神秘”二字,相當得意,帶著中國人特有的由好心堆砌的浪漫,我把這個詞朝正面的方向送出去多遠,你是可以想像的。直到貼近這個文明的心臟,我才學會聽這個詞的弦外之音。    “神秘”是18世紀中國尚處在傳說階段出現的一個詞,何以300年後還留在西人嘴邊?300年不消失的“神秘”究竟來自何處?我在大王宮參觀“道教文化展”時,對從吉美博物館送來的中國古代文物已見怪不怪,有這麼多東西被他們搶來當自己的寶貝展示,真要清算,西方大都市的博物館就得關掉一多半。我驚的是平時走博物館未見過的大量中國古書,從草藥到針灸,從飲食到祭葬,從書法到手工藝,從繪畫到哲學,無所不包,真正的古版印刷或手書,全都來自法國國立圖書館檔案室。還有多少是不送到公眾視野下的?你這時才切身感受到當年的搶劫之狠,也絶不只是一群貪財之徒的無理性行為,而是一次有計劃的文明劫掠。你能想像中國人把波旁王朝的藏書和檔案搬到北京的情景嗎?那些瓶瓶罐罐翻山越海地搶過來,多少還有古董市場和人之貪婪的藉口,搬這麼多古書過來幹什麼?既然中華文明“野蠻而落後”,大有剷除之道理,上百年不遺餘力地誘導中國人改革換新,搬這麼多“垃圾”過來,除了占地落灰,圖的是什麼?
    我最早發現的一個事實是,對上層精英而言,中國早就沒有“神秘”。他們深解我們遠勝過我們瞭解他們,而且有至少一個世紀的提前量。中國人不過是模仿他們的皮毛,尤其是他們特意推薦的皮毛,而他們是挖掘我們的本性。他們把世界當獵場,打獵的人對獵物不會有一絲浪漫,而是摸透它的習性和弱點,尤其是弱點。謊言和假藥方就是在研究了弱點的基礎上配製的,謊言是用來給自己的民眾搭圍牆的,用以阻止百姓看清外面的世界,由於這個工程非一日之功,而是上百年基本朝着一個方向一磚一瓦構建,牆之堅固以及越到後來謊言變成真實越隨心所欲,讓牆那面的看客觸目驚心;假藥方則是推銷給牆這邊的中國人的,凡是自己具備而若對手也有便對己不利的美德,比如忠誠、團結,他們都藏而不露,再設法把對方的解掉;凡是對己只是嘴利貼金而給對手則起讓拉痢人吃泄藥作用的美德,如自由、開放,他們就會張揚到全世界無一角落能拒絶,文薦不成就武薦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4-12-13 12:45 編輯

黑格爾為何貶低中國哲學  

原創於: 2006-05-04 11:24:46

標籤:

lbboy: 聞道有先後

黑格爾為何貶低中國哲學

思想創新總是伴隨着對以往思想傳統的反思與批判。
      自五四文化啟蒙運動以後,直接影響和決定着中國文化的,不是國學而是西化的東西,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佔領了意識形態領域。從此以後,廣大知識分子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思想傳統,已經不再是那些古老的傳統文化,而是從外部輸入的、經過中國化了的西方文化。今天,我們宏揚先進的傳統文化,也不是中化或西化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

儒家、道家之類的思想傳統文化,在歷史上對世界文化有沒有發揮作用,在西方人的眼裡,中國發源的亞文化只是“孩童”。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近代以後所形成的新的思想,倒是更直接地左右着人們的思考和行動,而這些文化特徵,不是貶低中華傳統文化,更是顯示了中國發源的亞文化的生命力。筆者雖然不敢說黑格爾是抄襲中國文化,但是,他借鑒中國文化是肯定的。今天,我們創新傳統的思想資源,倒過來看看西方哲人是怎麼移植東方文化的。

《黑格爾(1770—1831)為何貶低中國文化》一文,是筆者學習哲學心得,此文引述,大多來至黑格爾《歷史哲學》,同時參考卿文光、張汝倫有關哲學論著。

200多年前,黑格爾全面質疑啟蒙思想的基礎,對中國哲學也大加貶低,甚至說中國無哲學。黑格爾不是漢學家,更沒有到過中國,他所依據的資料,僅以萊布尼茨《中國近事》,法國漢學家雷慕沙的介紹等有限的資料來研究。其得出的結論完全是從“自我中心”出發,貶低中國哲學,進而否定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黑格爾為何貶低中國哲學,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政治背景原因。黑格爾將中國思想與西方思想進行比較,提出對中國思想“孩童期”,有意抬高日耳曼世界的文化地位。以往,談論歐洲哲學家的中國觀,往往只以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褒貶上認識,卻很少去追問這樣的結論所產生的背景,從而沒有瞭解和探究他們對中國認識的根源。

為了弄清黑格爾為什麼貶低中國文化,我們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上看:從“理想化中國”向“平庸化中國”轉化的時代背景。“理想化中國”的原因,萊布尼茨等歐洲啟蒙思想家以自然理性與自然神學為出發點,借助於對歐洲以外的思想與文化,特別是對中國文化的讚揚,以對歐洲社會的弊端提出針砭的方案。

“平庸化中國”的原因,德國啟蒙思想家赫爾德將中國納入其歷史哲學和人類文化史的理論體系中,旨在抬高歐洲文化。赫爾德說:“這個帝國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塗有防腐香料、描繪有象形文字,並且以絲綢包裹起來;他體內血液循環已經停止,猶如冬眠的動物一般。所以,它對一切外來事物都採取隔絶、窺測、阻撓的態度。它對外部世界既不瞭解,更不喜愛,終日沉浸在自我比較的自負之中。”他對中國人的人種、倫理、文化、語言各個方面所做的分析,基本上沒有正面的,得出了“平庸化中國”的結論

後來,黑格爾將自東向西的世界精神的歷史比作人的幼年、少年、青年和老年的劃分,與赫爾德的說法一脈相承。由此可見,貶低中國文化,是歐洲啟蒙思想家為現實服務思想鬥爭的結果。

第二是學術借鑒原因。黑格爾哲學思維方式的不同,從感性到理性的分界,很重要的一條是比較中借鑒了中國辯證的理性的東西。黑格爾以一種完全的哲學立場,對中國文化的主要方面做出全面的綜合考察,他認為中國哲學沒有體系。他說,“中國的哲學都是描述性質的”。

中國哲學,選擇的是天人合一的“道”,是感性的道德觀念,但是,在中國古代思想家那裡,不泛存在豐富的辯證的理性的思維。在黑格爾那裡,“絶對精神”是第一的,是從純理性方式上推導出來的。黑格爾是用哲學的方法來研究歷史的,這是因為歷史哲學是以揭示隱藏在歷史現象背後的理性為其目的。中國的古代思想家,恰恰沒有這樣用性理來揭示歷史,而是用道來規範歷史行為。

在黑格爾看來,世界歷史是人類意識中自由概念的發展,實際上,他想要確立的是一種歷史哲學的觀念,而這樣做的結果,也就否定了歷史學家的歷史,進而認為別的歷史進程都是低級的。

值得注意的是,黑格爾借用中國“太極”概念,建立所謂的“絶對精神”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國歷史、宗教和哲學,是黑格爾依據的建立“精神概念”的邏輯基礎。黑格爾把世界歷史的各個時期比作人生中的各個時期,因為人生各個時期所具有的理性是各不相同的。黑格爾將東亞文化認定為“孩童時代”,其他依次為:中亞文化為“少年時代”;希臘文化為“青年時代”;羅馬文化為“壯年時代”,而日耳曼世界的文化理所當然屬於“老年時代”。他的目的是把自己作為一種“終極真理”展示給世人。

中國哲學對黑格爾產生較大影響的道家。黑格爾對老子的《道德經》研究非常細,他認為“卻是一部重要的著作”。《道德經》思辨哲學,成為黑格爾重要的辯證唯心論的思想來源。黑格爾將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解釋為:“理性產生了一,一產生了二,二產生了三,三產生了整個世界。”他還認為,這實際上是跟基督教的“三位一體”的觀念相和諧的地方。黑格爾併進一步引述《道德經》中的“夷”、“希”、“微”三個概念。這些借鑒,在黑格哲學論著中可以看得出痕跡。

黑格爾對道家興趣,主要是借鑒其思辨性:他說“人一旦有了思維,就立即產生了三的規定。一是沒有規定的、空洞的抽象。”黑格爾對道家的研究,特別是對“太極一”的認識,思辯的性理,也大大超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範疇,對後來的西方哲學界產生很大影響。

第三是文化差異原因。黑格爾為什麼貶低中國哲學,還有一個文化差異深層次的原因。中國文化,受儒學影響,以統治思想為主流,輔之以多元的因素,溶有道家、法家等多種成分。而西方文化,以多元化占主體要素,從細節上推導理性。分門別類,甚是龐雜。

在分析到中國當時具體的情況這一層面時,黑格爾推斷,中國實際上並沒有普遍意義上的“理”,他認為 “中國人既然是一律平等,又沒有任何自由,所以政府的形式必然是專制主義。”而在這第一個層面之上的思想,黑格爾斷定,所有與思想有關的東西在中國都不存在,因為宗教、政治制度、倫理、法制、風俗、科學、藝術等等無一不是民族精神的體現。

基於這樣的原因,黑格爾給中國下了一條著名的結論:中國還處於“世界歷史的局外,而只是預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結合,然後才能得到活潑生動的進步”。其原因是“因為它客觀的存在和主觀運動之間仍然缺少一種對峙,所以無從發生任何變化,一種終古如此的固定的東西代替了一種真正的歷史的東西”。

黑格爾所謂的“世界歷史”實際上是“歐洲歷史”的代名詞,對東方,特別是對中國的論述,實際上不過是他自己哲學體系建構中的一個小的組成部分而已。他的這種妄自尊大的思維,對世界思想史上的影響都是相當大的。可以說影響了近兩個多世紀西方主流思想。他對中國形象的負面認識,可以說一直到今天,依然在潛意識之中影響着歐洲學者的中國觀。在今天的西方,也能看得出這樣的影子。

現在,我們談論這個話題,對認識建立中國的積極哲學,宏揚中國文化,把中國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是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文化不分高低,哲學不分階級。世界應該在和諧相處中發展,在多極化的文化格局中,尊重別人的文化,就是尊重自己。也許,黑格爾的辯證法沒有辯證認識這樣的哲學道理,是他受時代的侷限罷了。
真相並不存在

TOP

回復  lbboy


看完了上段,我認為日本皇室應該有”精神病”的血統吧!
sana_weng 發表於 2014-12-13 12:16



    可能長期的只是精神領袖 而沒有真正的實權吧
真相並不存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