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禪 禪法 三昧 目錄 (名稱)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4-12-26 01:48 編輯

引用於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85



漢傳佛教術語,原為禪那巴利文:bhavana吠陀梵語Dhyāna)的簡稱,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隨著禪宗的發展,逐漸成為漢傳佛教中一個重要而且具備獨特理論意涵的用語。

禪的定義

禪最早源自於禪那,漢譯靜慮(靜慮.唐玄大師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多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湼槃,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隨著漢傳佛教中禪宗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體系。



分類
  • 如來禪:
    • 一、相似如來禪,「即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不限形式地,念念剎那間的打破執著,無所住著,稱為如來禪。」這個說法,實際上是源自解脫道的斷我見之後的斷我執修行,主要在修除三界愛的執著習氣現行,確保於現生捨報時能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斷生死輪迴苦。就斷生死輪迴苦而言,相似於諸佛如來的一分解脫功德。但在成佛所需大福德的修集與如來法界實相智慧的修證上,是遠遠不及的,所以只能稱為「相似」。
    • 二、真實如來禪,妙覺位的最後身菩薩,最後生降生人間時所修的禪法,於明心見性時,能發起四智圓明、十力、十八不共法、四種涅槃…等佛地獨有的功德,成就佛地十號足的如來。這時所修的禪法才是名符其實的「如來禪」。
  • 祖師禪:

所謂「祖師禪」,也就是南宗禪法,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來,傳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的禪法。它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由已證悟禪師指導參禪方法,真參實修,現觀親證,然後直接由師父印證適法弟子,祖祖相傳,心心相印,見性成佛,所以叫做祖師禪。祖師禪的精髓是趙州禪,而「生活禪」的理念又是從祖師禪、趙州禪證悟後的生活簡約而來,但「生活禪」若未有現觀親證的明心過程,也只是個表像相似於祖師禪而已。



禪學禪學


參禪

參禪不是打坐修定,並無一定之形式,行住坐臥皆可參。

  • 永嘉證證道歌:「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 溈山警茦句釋記:「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 無門開和尚語:「錄參禪莫滯靜工夫。閙處相逢在半途。靜閙兩關俱不涉。趙州東壁掛葫蘆。」
  • 無門開和尚語:「參禪別無華巧,祇是通身要起箇疑團。」參禪之首要在於正知見,二者福德資糧,三者靜慮功夫。
  • 徑山大慧禪師 宗杲:「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 ^ 《俱舍論頌疏》卷28:「問:何等名為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 ^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 ^正法眼藏》卷6:「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中國禪

中國「禪」以般若正觀照見生命之本源空性,但這個「空」不是空洞無物,而是「真空妙有」。(空.來自.菩薩道.大乘.唯識學.一切有部.和..原本的有不同)

胡適曾說:「中國禪並不來自於印度的瑜伽或禪那,相反的,卻是對瑜伽或禪那的一種革命。」鈴木大拙說:「像今天我們所謂的禪,在印度是沒有的。……中國人的那種富有實踐精神的想像力,創造了禪,使他們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滿足。」Thomas Merton 說:「唐代的禪師才是真正繼承了莊子思想影響的人。」可以說,中國禪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莊的見地一致的,《道德經》的第一、二兩章便說出了禪的形而上基礎。禪宗強調內心的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等是一致的。




註釋
  • ^ 《俱舍論頌疏》卷28:「問:何等名為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 ^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 ^正法眼藏》卷6:「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6%98%A7
引用於維基百科


三昧

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

最早出自《奧義書》、《瑜伽經》中,亦為傳統印度教修行方式之一,八支瑜伽的第八支。後為佛教所吸收,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漢傳佛教經常將它譯為禪定



概論
三昧,即是心一境性,精神集中,專注一境而不移動。阿毘達磨論書中將它列為大地法之一,可通於善、惡。


分類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寂靜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禪那與三昧

禪那與三昧是極為相近的,幾乎可視為同義詞。但是三昧的範圍較大,一切心不散亂的狀態都可以統稱為三昧,但是禪那專指四禪以上的境界。

  • 色界禪定
    • 初禪
    • 第二禪
    • 第三禪
    • 第四禪
  • 四無色定
    • 空無邊處定
    • 識無邊處定
    • 無所有處定
    • 非想非非想處定
奢摩它與三昧

奢摩他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重視心的平靜與相續不動,以三昧成就為其目標。在定義上,它與三昧也幾乎是相同的,只是三昧可以指任何一種心境相續不動的狀況,而奢摩它的定義較為狹義,只能用於修行禪那之上。




禪與禪定
此處所說的禪定與禪宗所說的「禪」不同。現代修禪定者只著重在「定」,一般修定者所著重的通常會儘可能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以得輕安境。如何集中精神?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種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後得定」。前者靠累世積(修定福)德,後者靠現世精進修行而得。《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三三昧(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稱為三昧。」


注釋
  • ^大智度論》:「一切禪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三摩地,謂心一境性。」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10:「令心無亂,取所緣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4-12-26 01:45 編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5%81%9C%E5%BF%83%E8%A7%82

引用於維基百科

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又稱五禪五門禪五淨行五度門佛教術語,五種修行禪定的方法合稱。興起於部派佛教時期,漢傳佛教將其判為小乘佛教禪修法。

概論

一般來說,五停心觀分別是指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界分別觀五者。

在釋迦牟尼時代,對於不同根性習氣煩惱的弟子,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對治煩惱的方法,包括不淨觀等的五停心觀修行,以便能順利進入所謂「四禪八定」的禪定。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曾清楚的說明這個修行的次第關係,表示五欲、五蓋的降伏才能得初禪,而要修的方法就是不淨觀、數息觀等。

在佛典記載之中,佛度眾早期先教授弟子修習不淨觀,但後來因僧團有人修行不淨觀而有厭世情形,後衍生外道因受天魔的影響產生邪見,殺害不少比丘。為使弟子能勤修智慧,樂受、樂住正法,因此 佛又教授了安那般那念,令佛弟子能依次第修行,不會受惡法的影響。

此外,阿含經中也出現以不淨觀、慈心觀、無常觀、安那般那念並舉,將數息觀、不淨觀、與四無量心並舉,不淨觀、慈愍觀與因緣觀並舉,將不淨觀、慈愍觀與因緣觀,合稱做三良藥,可對治三毒。

數息觀不淨觀部派佛教論典中合稱二甘露門。《大毘婆沙論》以界分別觀為聞思修三慧的入門,提出以觀察名、自相、共相來修行的方法。說一切有部論師法救在《雜心論》中,提出不淨觀、數息觀與界分別觀,同列作三度門。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禪修法,由二甘露門開始,進修界分別觀,最終至涅槃,以此三種禪觀為禪修基礎。

說一切有部瑜伽師僧伽羅叉造《修行道地經》,提出對治瞋、癡、多尋思、憍慢、淫慾等的五種禪法。前四者為不淨觀、慈心觀、因緣觀、數息觀,大致對應於《雜阿念經》提到的四觀。當中所說對治我慢的第五禪觀法,觀察人死後的白骨分散,雖未明說,但近於界分別觀。

大乘佛教《大般若經》中,首次將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界分別觀等五種慧觀並列。《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中稱為五淨行,漢傳佛教中稱為五停心觀。在這些經典中,五停心觀皆是成組出現,而且強調它們分別對治的功能。

姚秦時代,由鳩摩羅什傳入中國的五門禪法,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稍後天台宗智顗在解說五停心觀時,將此說法也列入。智顗認為,界方便觀可以破除境界逼障,與念佛觀功能相同,且念佛觀為大乘菩薩法門。界分別觀則被判為小乘佛教禪觀,所以可以用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

淨土宗主要採用這種說法。印光法師認為可以用念佛來取代五停心觀。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念佛勝於五停心觀。

受天台宗與淨土宗影響,漢傳佛教中主要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因而少人修習。 智顗將五停心觀列為小乘三賢中的初賢。天台宗,也將不淨觀、八背捨、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合稱為五禪。



分別

在修四念處之前,應首先修習的五種禪觀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緒和慾望,使心思安定下來。這就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界分別觀,分別對治貪慾、嗔恚、愚痴、散亂之心、我見

不淨觀主條目:不淨觀

觀察原來覺得潔淨美好的事物的不淨之相,是停止貪慾的方法。適合貪著心多的人修習。欲界最重貪為男女欲貪,以白骨觀,九想觀來對治,以漸斷除對男女色及對色身的貪愛不捨,而能斷身見,乃至斷三縳結,證初果。進修解脫法門,得解脫。

慈悲觀

觀察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發起慈悲心,樂對眾生與樂拔苦,因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適合嗔恚多的人修習。蓋瞋火燒心難止息故,在修學禪定前,藉觀想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產生慈悲之念,以對治嗔恚;說嗔恚多的人應主修此觀。《四教義》卷四:「嗔恚多者,對治修慈。」

因緣觀

在禪定狀態中觀想十二因緣之理,認識三世因果相續,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謂「愚痴」多者應修此觀。《四教義》卷四:「愚痴多者,對治修因緣觀。」

數息觀主條目:數息觀

數息觀是梵文Ānāpāna-smṛti的意譯,亦作「持息念」;音譯「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寫「安般」;直譯「念出息入息』,梵漢並舉,譯作「安般守意」。坐禪時藉專心計數呼吸(出入息)次數無有錯數,從一數到十,使分散浮躁的精神(意根意識)專注於一境,進入禪定意境。東漢時安世高曾譯《安般守意經》,專講修持此禪觀法。適合散心多的人修習。

界分別觀主條目:界分別觀

觀察四大的特質與變化,了解無我,以破除我執



第二種
念佛觀

念佛身相好、功德莊嚴、萬德洪名,以停止種種的業障及苦惱。惑業苦三障循環不已,透過虔誠念佛,轉自心的染念為淨念,並且能蒙佛陀慈悲加被,因而消除身口意之業障。

念佛的本義,並非只單純持誦經文、持誦佛號,而是在於日常生活中,實現前四觀的法義。 讓前四觀並非只是"觀照",而是要內化至心性中,且不加造作,自然而然的清楚透徹。

隨緣自在,清楚覺照。

印光法師認為可以用念佛來取代五停心觀。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念佛勝於五停心觀。



註釋很精彩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6%AC%A1%E7%AC%AC%E5%AE%9A引用於維基百科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佛教術語,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境界,為四禪八定與滅盡定的合稱。佛教認為,四禪八定是外道與佛教共有的禪定境界,而滅盡定為佛教獨有。在九次第定中,以第四禪是最適合得到無漏智的禪定。


分類

九次第定包括了

九次第定中的四禪四無色定(四禪八定),並不是佛教獨有,在古印度諸宗教中皆有修行。但是滅盡定則佛教獨有,佛教認為九次第定皆是無欲界漏定,但滅盡定只有證阿那含阿羅漢的佛教聖者才能進入。

雖然第四禪是修行智慧最適合的禪定,但是這是指依九次第定,已經體驗過四無色定或是滅盡定,到達禪定的極致之後的第四禪最為合適。

《大般涅盤經》敍述佛陀在拘屍那伽羅娑羅雙樹間入滅前,先進入九次第定,最後才入滅。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9%E6%98%A7%E7%B6%93
引用於維基百科
坐禪三昧經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 ... sutra9/T15n0614.pdf
引用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坐禪三昧經》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614
No. 614
◎坐禪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9%82%A3%E8%88%AC%E9%82%A3%E5%BF%B5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梵文:ānāpāna-smṛ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又譯為阿那般那觀念阿那般那阿那波那念阿般,義譯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安般守意,佛教術語,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定的方法,與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


釋義

安那(ana),意思是入息,即是吸氣。而般那(apana)意為出息,即是呼氣的動作。以正念(sati)來觀察出息跟入息,即是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念屬於四念處中的身念處,修行方式可以擴展為十六勝行

在釋迦牟尼時代,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禪修方法,早期以不淨觀為主,但後來因僧團中修行不淨觀產生問題,所以又教授了安那般那念。在釋迦牟尼時代就極受重視,與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

安那般那念修行容易,能快速成就四念處,所以在佛教僧團中很受重視。



修行方式

天台智者大師,將修行安那般那念的方式歸結為六種,即數息、隨、止、觀、還、淨,合稱六妙門。「六妙門」來源於鳩摩羅什的《坐禪三昧經》中的第四治思覺法門。

《坐禪三昧經》中數息方法: 有三種學人或初習行。或已習行。或久習行。 1. 若初習行,當教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 2. 若已習行,當教言。數一至十,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 3. 若久習行,當教言。數隨止觀,轉觀清淨。阿那般那(ānāpāna)三昧,六種門十六分。

云何為數一心念入息?入息至竟數一,出息至竟數二。若未竟而數,為非數。若數二至九而誤,更從一數起。譬如算人一一為二,二二為四,三三為九。 問曰。何以故數。答曰。無常觀易得故。亦斷諸思覺故。得一心故。身心生滅無常相似相續難見。入息出息生滅無常易知易見故。



注釋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8%E6%84%8F%E7%B6%93引用於維基百科

安般守意經(可以譯.六妙門)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東漢安世高所譯之部派佛教經典,論述對意識活動的控制。

概述

安般,為數息觀的異譯,經文謂:「安名為入息,般名為出息」,故此經所論,首在透過控制數出入息以達『守意』的目的。

基本觀念
  • 入息:吸氣到呼氣之間的短暫休息的身心狀態。
  • 出息:呼氣到吸氣之間的短暫休息的身心狀態。
重要觀念
  • 守意:掃除各種思想障礙以使內心不亂。
  • 六事:「守意」的法門,分別為: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又稱為六妙門,達至涅槃之法。
  • 數息:反覆地從一至十數呼吸。
  • 相隨:順隨呼吸出入,注意力集中在呼吸運行之上。
  • 止:注意力轉向止於不動的鼻頭,使人不受一切外物的干擾。
  • 觀:觀五陰而悟「非常、苦、空、無我」。
  • 還:棄身七惡、還五陰,以斷除人生的貪與愛。
    • 七惡:殺、盜、淫、妄言、兩舌(搬弄是非)、惡口(新譯粗惡語,以口傷人)、綺語(淫意不正之言詞)。
  • 淨:即無為(安世高以格義法譯涅槃無為),無欲無想,不受五陰之境。
  • 十六特勝:數息觀中最為殊勝之十六種觀法,對六妙門的詳細解說。
影響

說明「坐禪數息」的主張,中國禪學史上最早提到「坐禪」的經典。南禪興起前,坐禪為修禪的不二法門。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4-12-26 02:18 編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AA%E5%AE%9A

禪定

禪定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語禪那(Dhyāna)的簡稱「」,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源起

梵語中有七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

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

修行

人要意識到「空」,了解現象世界是非現實的,才能走向解脫,達至正定。禪定是清淨的,排除一切干擾,深信一切皆空、萬物剎那生滅,拋棄一切貪欲。正定不能一步達到,要達到大自在,人要長期內心修習,要善良,行善,造福有情,才能達到這個階段。

楞嚴經》中提到在修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奇境,或許是隨禪定功夫(定功)深入而漸得的神通,但若執著求神通或歡喜於得神通,則容易受魔引誘而入魔道。

三昧主條目:三昧
  • 三昧(samadhi),或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
  • 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
  • 三摩呬多(Sanman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
  • 心一境性(citta-eka-agrat)。
禪那主條目:禪那
  • 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 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
  • 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禪定的層次主條目:四禪八定
  • 欲界禪定: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禪
    • 粗心住
    • 細心住
    • 欲界定
    • 未到地定(未來禪)
  • 色界禪定:
    • 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定)
    • 第二禪
    • 第三禪
    • 第四禪
  • 無色界禪定
    • 空無邊處定
    • 識無邊處定
    • 無所有處定
    • 非想非非想處定
  • 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需先斷三縳結,不共外道、凡夫)
    • 捨第七識的受、想心所(末那識)
    • 捨第六識(意識)
    • 可證得阿羅漢果(已證初果,且至少證初禪)
禪定的種類

法華玄義卷四上記載禪可以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禪。

  • 世間禪:凡夫禪、外道禪。
    • 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
    • 根本淨禪: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 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 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
    • 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
    • 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
    • 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 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 一切禪: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 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 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 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 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 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 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 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 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

禪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 為傳統並最為流行。

  • 行姿
  • 住姿
  • 坐姿
    • 單跏趺坐:
    • 雙跏趺坐(蓮花坐):
    • 如意坐(方便坐):
  • 臥姿
    • 獅子臥
  • 手印
    • 金剛蓮花印:
    • 禪定印:
    • 大圓滿印:
    • 一心大法印:
    • 達摩閉關印:
漢傳發展

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得決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

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與禪宗

一般調養身心為主的數息禪坐、安般禪定並不等於禪宗,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或修打坐禪定,以先期調適身心,但是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並且明白的說世間禪定並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的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能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經由修學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離開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間煩惱中。

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解脫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

六祖大師指導別人時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 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靜坐乃至滅盡定,禪宗都不給予肯定。古訓”死水不養蛟龍”者是。

注釋

TO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1ezim.html

引用於 愚胡隨筆   尊敬的胡老师

十六特勝 - 南懷瑾老師講述
(2013-07-02 01:39:14)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4-12-26 08:21 編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a480e0100h0qz.html

引用於  青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ishuizanghai


達摩多羅禪經 南公懷瑾老师1992年講于香港
(2010-03-11 21:23:17)


【注】本帖转载自山海藏雲
师兄发表于准提共修论坛,原帖地址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5028-1-1.html




這一篇真的很深很深...很重要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1%A9%E8%A8%B6%E6%AD%A2%E8%A7%80

引用於維基百科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佛教論著,由天台宗智顗大師宣講,其門徒章安灌頂筆記,為天台三大部之一。

歷史

開皇14年(594年),智顗大師於荊州玉泉寺開講,原計宣講十境,但至第七境時,因故停講。兩年後,智顗過世,其門徒將其筆記後,集結成《摩訶止觀》一書。

內容

《摩訶止觀》分成〈緣起〉與〈開章〉兩部份。共有十卷(或二十卷),內容講述止觀。

篇章
  • 大意(五略)
  • 釋名
  • 體相
  • 攝法
  • 偏圓
  • 方便
  • 正修
  • 果報
  • 起教
  • 旨歸

TO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9B%E9%A0%AD%E5%AE%97
引用於維基百科

牛頭宗

牛頭宗佛教禪宗派別之一,旁出於三論宗。始於法融大師,相傳為四祖道信法嗣,是禪宗的旁支。但據印順法師考證,牛頭宗應是受北方三論宗天台宗影響,融合了南方禪觀,而獨立發展出的地區性宗派。

它與禪宗幾乎是同時開始發展,在初唐至中唐間極為盛行。但因教義與禪宗接近,被禪宗所融攝,傳承斷絕,因此較不為後世所知。



源流

牛頭宗的法系傳承始於法融大師,其後為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但是在智威之前的傳承並不明確,這個傳承世系是至智威及其後的門徒所建立的。

牛頭宗初祖法融,從三論宗茅山大明法師處出家,秉持三論宗攝山僧詮建立的宗風,別出牛頭一系。他貫通義學與禪修,慈悲柔忍,為江東佛教立下新的風範。傳統上認為他是禪宗四祖道信門下,但經學者考證,這個說法是不可靠的。

在法融之後,牛頭宗的傳承並不明確,只是一個鬆散的地方性宗派。四祖法持,在十三歲時曾經至禪宗五祖黃梅弘忍門下參學,「蒙示法要,領解幽玄」,這是牛頭宗與禪宗進行交流的開始。之後他回到青山,師從三祖慧方門下,「紹跡山門,大宣道化」。在這時期,傳承世系仍然沒有形成。

牛頭宗傳至五祖智威時,開始成為一個重要的地區性教團,同時期,曹溪六祖惠能弘揚南宗禪,北方則是神秀、普寂一系,開始有鼎足而三的氣勢。其後,六祖慧忠鶴林玄素,及其後徑山法欽時牛頭禪大盛,與洛陽荷澤神會,江南的洪州道一石頭希遷,並為禪宗重鎮。但是至徑山法欽之後,後繼無人,影響力逐漸被曹溪洪州宗所掩蓋。

世系


宗風

牛頭宗初祖法融原出自三論宗門下,所以理論基礎建立在《般若經》及《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廣百論》之上,強調「一切皆空」、「本來無事」。在修行上,重視禪坐的修持,經由禪定而能達到「喪己忘情」的境界,最終至於「無所得」。

因為教法相近,它與曹溪門下的石頭宗有密切的關係,圭峰宗密將此二宗同判為「泯絕無寄宗」。會昌法難之後,此宗衰微,後世將它併入曹溪門下,被認為它是一個不重要的支派,它的重要性與獨立性也因此被湮沒了。

註釋
  • ^ 《宋高僧傳》卷八〈智威傳〉:「望重一期,聲聞遠近,江左定學,往往造焉。」

TOP

http://book.bfnn.org/article/0944.htm
引用於般若文海

楞伽經義記

太虛大師講述

十四年夏在寧波天童寺講




求那跋陀羅(尊者)四卷楞伽 是非常古老的經說

很有印度文化在裡面.如.婆羅門.武士階級.的出生.菩薩信仰.空說.唯識.剎那剎那.

TOP

http://www.reconnectiontaiwan.tw/viewthread.php?tid=8668&highlight=%A5%D5%B0%A9%C6%5B
引用於 再連結療癒   台灣

釋迦摩尼佛的白骨觀.不淨想

sanmartin 管理員 大大

TOP

http://www.reconnectiontaiwan.tw/viewthread.php?tid=7799&page=1
引用於 在連結療癒  台灣

阿含經
sanmartin 管理員 大大 分享

阿含經是古譯字 有人說這翻譯不好
(可以查.巴利語的原意.比較近的是相應阿含)
雜阿含<=> 相應阿含  最早頌出的一部.這部是各派共傳
但是內容.應....文化.翻譯.年代....會有不同
很細膩...有兩萬多經...(有四部阿含.有五部阿含.阿含聖典)
經.是.佛陀說的話稱做經(((頂禮)))
(很值得您去看和研究)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4-12-26 09:18 編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5%BF%B5%E4%BD%8F
引用於維基百科

四念處(大念處)
內容的完整性.會比這個多..(頂禮)
四念住巴利文satipaṭṭhāna梵文smṛtyupasthāna),亦稱四念處四念處觀身受心法,為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無常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這四種觀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簡介

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住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住,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住。四念住和修行可視為同義詞。

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

內容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參見《大念處經》(南傳佛教經典載《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漢傳佛教經典載《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經》第24卷,僧伽提婆譯)。

身念住

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 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 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 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
  • 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 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受念住

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

心念住

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

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

法念住

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 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
  • 五取蘊,即五蘊,
  • 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 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擇法精進輕安
  • 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

四念處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脫方法,修行此道,能夠達到清淨有情,並超越愁、悲,消除苦和憂,並能得道驗證涅槃

參見參考文獻(很值得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