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對慈善思想的誤解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5-3-18 18:39 編輯

TED 演講
http://tedx.ncu.cc/2013/dan-pallotta-%E5%B0%8D%E6%85%88%E5%96%84%E7%9A%84%E6%80%9D%E6%83%B3%E7%9A%84%E8%AA%A4%E8%A7%A3-5/

我們對慈善事業的道德批判總比對營利事業來的嚴謹,我們總期望自己所投擲的每一分金錢都是用在所關心的人事物上,
一旦慈善事業的開支超出社會預期、盈餘低過大眾期望,其聲譽就會備受質疑。
這些我們所認定對於慈善事業監督的力量,卻是種慈善思想上的誤解。


所有人都知道投資與行銷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利益,並透過分紅以吸引人們加入,但相同的道理卻禁止被套用在非營利事業上。
Dan Pallotta說:拋開我們對於道德等同於節儉的禁錮思想,別再問慈善事業的開知有多少,
我們應當支持的是他們的夢想有多大,如何衡量抵達夢想的進度,用多少資源來使夢想成真。
讓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來改變世界。


http://tedxtaipei.com/2013/04/dan-pallotta-the-way-we-think-about-charity-is-dead-wrong/對慈善思想的誤解


為什麼世上的乳癌組織還沒有找到根治乳癌的方法?
救助流浪兒團體為何還未解決城市中無家可歸的問題?
為什麼捐去公益產業、慈善機構的金錢並沒有發揮效益?

慈善,既是構成世界的重要因子,那為何人們的善資源卻沒有蝴蝶造成效應?
Dan Pallotta以行動主義者及籌款家的身份,在此解答:「這些社會問題其實很大,我們的團體相比之下猶如螳臂當車,信仰體系更使得它們顯得渺小,總有兩套規章制度,一套是對非營利團體、另一套是對趨利的世界。」
第一:賠償
當非營利團體在系統內製造的價值越多,實質上他們賺的錢越多,嚴格來檢視,這似乎是種買賣、價值觀的交易,我們不喜歡非營利團體花錢,卻希望他們更在公益服務上創造福祉。我們總對那些透過幫助別人而獲利良多的人有本能的厭惡,但有趣的是我們對於那些擁有龐大財富而又不幫助他人的人無以厭惡,這樣的道德觀念,實而有種強烈且顯著的弊病,它給出了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要麼最好的給予自己和家人;要麼為世界作出貢獻。有些人或許會認為MBA的精英都是貪婪的。一個人每年捐給飢饉救助會十萬元 ,從而少交五萬元的稅當然相對較為便宜,即使這樣他們都有可能比救助會的總裁多賺許多,更因為捐錢,而被社會稱做大慈善家,還能終生保有這些勢力和影響力,並廣受讚譽。
第二:來自宣傳與廣告營銷
我們告訴營利機構把錢都花在廣告上,讓廣告創造營運奇蹟,但我們偏不喜歡看見慈善捐款被花在為做廣告上,我們或許會認為慈善若作太多廣告是過度浪費的,與其把錢花在廣告,不如投資在更多需要的人身上,然而究竟是誰說把良善投資在廣告上就不能帶來蝴蝶效應,引起更多人團結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試想一下 一個連市場行銷都不被允許的行業,又如何能夠產生最大效益?我們會教導營利品牌宣傳產品的所有好處,但卻告訴慈善機構「你不能夠宣傳你做過什麼好事」, 那你認為消費者的鈔票會落入哪一邊?

第三:效益風險上的歧視
迪士尼為要求更好的品質而提高收益,約莫虧掉一部二億元的電影,但沒有人會起訴它,反而會因為它耗資,而吸引更多人潮;但要是非營利團體籌了僅一百萬的款項,但在頭一年沒有達到75%的盈餘,聲譽就會遭受質疑,因此非營利機構所要承擔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銳意進取大型籌款活動卻步,怕的是一旦失敗它們便會聲名狼藉。第四:是時間。
亞馬遜網站連續六年未發盈利給投資者,人們都還有耐性,他們知道這是個在市場中獨佔鰲頭的長線項目,但要是非謀利機構夢想要花六年創做個龐大項目 而這些錢都不會被用在有需要的人上,全部金錢都用在投資項目上,鐵定會引來許多反叱,然而,這是不公平的,我們都知道,醞釀一個好的計劃得花一些時間。第五:盈餘
謀利的商業可以靠分紅來吸引人們投資,但非營利機構不可以,謀利能獨霸市場,但非營利機構卻得不到成長機會以及理想的資本。


非營利機構所處的劣勢
非營利機構不能像謀利機構般宣傳、廣告去吸引新客戶,且沒有像營利機構有能力承受客戶風險,也沒有像營利機構擁有時間去找那些客戶,更沒有股票市場支助…..總有些非常危險的問題縈繞著這種觀念:「捐款有多少是落到非營利事業?有多少落入非營利機構的營運開銷?」Dan Pallotta強調這些問題實是漏洞百出的,第一我們認為開銷是無意義的,它並不屬於非營利事業–但它絕對是,特別是於備用機構發展;第二個問題是開銷總是在低水準,日常開銷在某種程度上是事業的大敵!

當然,誰都不希望自己投擲出去的錢,毫無成效的僅用於廣告、機構建設,但當我們總把道德批判放在第一位,許多非營利團體實質上是難以有勇氣建構出更完善的福利,而這些都會反彈到社會之中,在一個正常社會裡,當越多的捐款出現,就代表著有更多的資金在支持建構福祉,要是我們培養這種慷慨的思想,那麼非營利機構將有所改變,發揮巨大的作用,當然,我們更大方時,就得更督促、更關注那些真正帶著使命感工作的機構,別忘了我們投擲所累積的財富資糧是用於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上。
真相並不存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