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Johngalt 於 2017-3-19 22:35 編輯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 ... -break-2-weeks-low/
專家表示,若聯準會 6 月仍然繼續升息,金價將可能下滑至 720 美元。SK Options Trading 執行長 Sam Kirtley 指出,從去年底開始,聯準會就一直表明今年將會有 3 次升息,不過他也指出,除了美國自身的經濟數據,地緣政治風險也會影響聯準會的決策,2017 年法國總統選舉的第一輪將於4月23日舉行,若國民陣線候選人 Marine Le Pen 獲勝將使法國脫歐機率大增,如此聯準會將可能被迫取消所有升息計畫,金價就會逆轉。 不過若此事沒有發生,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美國持續性的貨幣緊縮將會不斷讓金價測試新低,原本金價的高漲很大部分就是拜量化寬鬆之賜,在 2010 年甚至上漲了 167%。然而如今聯準會將縮小其資產負債規模,黃金市場將會進入熊市,3月的升息將會挑戰 1,125 美元,若 6 月繼續跟進將會測試 1,050 美元的支撐,假如聯準會真的打算再繼續升息,那麼下探 720 美元也是很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因近期的季節性因素,也使金礦股將可能被套牢,黃金多頭已開始削減其部位,而聯準會宣布升息時會再有一波重壓,甚至 GDX 指數在 2017 年將有可能直接減半。


版主評析:


黃金的缺點是不配息但黃金優點也是來自於不配息
因為只有債務本質的商品才會配息難道會配息的股票也是債券的一種嗎?
沒錯
股票就是有公司投票權且不保本不保息的無限期債券
在升息循環下人們都認為這肯定不利於黃金
但這種思考方式會忽略了升息循環的時空背景下其它有利於黃金的因素:


1.法幣系統無法逃離崩潰的歷史宿命
2.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的財政危機
3.各國央行對黃金的淨買賣超
4.動亂等等的地緣政治危機
5.人類史就是一連串的通膨史跟降息史


過去一連串的升息循環下黃金就一定走跌嗎?
其實過往的歷史數據早已說明一切


你的理磚還在跟你說升息時要離黃金遠一點嗎?
我想你的理磚是在提醒你
要離他遠一點

united-states-interest-rate.png
[attach]26100[/attach]

TOP

本帖最後由 Johngalt 於 2017-3-23 11:51 編輯

首先我不是什麼專家,只不過是時間多花了點在這個領域上罷了。



第一個問題:



已知道瓊工業指數的交易量有70%來自於程式交易,但我不知道您指的是哪一本書。
目前全世界最有名的程式交易對沖基金是由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所創立的。他身兼美國數學家、投資家和慈善家。

西蒙斯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在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於2005年西蒙斯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淨賺15億美元。;他所管理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旗艦產品—大獎章基金成立於1988年3月,從1988年開始,他操作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4%。2008年金融海嘯其他所管理的基金該年報酬率達到80%以上。

對數量分析型對沖基金而言,交易行為多半是基於電腦對價格走勢的分析,而非人的主觀判斷。公司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即電腦,系統專家,研究人員,交易人員。西蒙斯親自設計了最初的數學模型,同時雇用了超過70位擁有數學、物理學或統計學博士頭銜的員工。西蒙斯每周都要和研究團隊見一次面,和他們共同探討交易細節以及如何使交易策略更加完善。

目前大獎章基金的投資組合包含了全球上千種股市以及其他市場的投資標的,模型對國債、期貨、貨幣、股票等主要投資標的的價格進行不間斷的監控,並作出買入或賣出的指令。當指令下達後,20名交易員會通過數千次快速的日內短線交易來捕捉稍縱即逝的機會,交易量之大甚至有時能占到整個納斯達克市場交易量的10%。不過,當市場處於極端波動等特殊時刻,交易會切換到手工狀態。

不過我最後想給你的結論是,任何的模型都會有失效的一天,差異只在於模型可用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已。
LTCM這檔也是由數理跟各界超強陣容所組成的對沖基金,一開始表現也非常亮麗,但最後市場的波動還是超過了模型可容忍的範圍,最後爆了。
有一部電影叫做薩利機長,這部片其實就是在描述當可靠的工具全數失效,以往的標準作業流程也不管用時,面對這種超級系統性風險該怎麼處理。


第二個問題:

在人類歷史上,各國貨幣脫離金本位或是貨幣失去價值掛鉤後,總是會發生王公貴族開始把窖藏於銀行或金庫的黃金搬回家的事件。
這跟德法想盡快把存放在美國的黃金搬回家是同樣的邏輯。
存放在聯準會的黃金不會被偷,只有可能聯準會將實體黃金以低利率質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透過放空黃金期貨再拋售黃金來打壓金價。
等金價被打垮後空單獲利,低價買回黃金還給聯準會。
不過現在實體黃金都是由西方流向東方,中國趁黃金低價進場抄底,黃金流入中國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因此上述策略也開始不管用,銀行無法低價買回實體黃金還給聯準會。
而德國所拿回去的黃金,通通都不是他們當時存放在聯準會的同一批黃金。
聯準會絕大部分的黃金儲備已經變成”Gold Receivable”了,也就是黃金出借的借據。
因此德國在2013年跟號稱有8000噸黃金儲備的聯準會索取黃金時,當年度只運回區區五噸。
對外宣稱被偷,充其量只是聯準會不想還或還不出來找藉口而已。
黃金這種東西是獨立於金融體系以外的實體資產,要準確追蹤黃金的流向幾乎不可能。
不過黃金由西方源源不絕流入中國,消失在中國境內不對外流出的趨勢是絕對性的。
所謂的Golden Rule就是擁有黃金的人就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利。
以前美國透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賺得全世界大半數的黃金,因此布列敦森林體系也用有黃金背書的美金來當各國貨幣的價值依據。
之後法國戴高樂帶頭拿著美金跟美國索要黃金,但戴高樂被法國學運推下台了。
今日中國向全世界收購實體黃金,意圖可以說是路人皆知。
但中國會成為下一個金融帝國嗎?我認為不太可能。但成為世界強權之一這是必然的。
從明朝開始,東方文化式微而西方文化崛起,21世紀開始則是東方文化崛起而西方歐美文化式微。



第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第二個問題的延伸,首先我透過下列故事解釋一下什麼是SDR。

有一位絕世武功高手他不小心墜入深谷,由於落下的途中沒有任何施力點可供他抓取,他便以左腳踩右腳,透過右腳給他的支撐反作用力使自己反彈向上,逃離深谷。

如果你覺得上述方法可行,SDR這個概念或制度就可行。
如果你覺得上述方法不可行,那SDR也就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當人民幣要國際化,大前提在於貿易使用的計價貨幣是人民幣,以及中國是龐大的貿易入超國。
待中國人開始不斷地拿人民幣購買海外的商品,國外商家因此擁有滿手的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才會越來越大,這個過程簡稱為國際化。
想學美國透過金融霸權來使人民幣國際化不太可行,但靠中國人民對海外的消費貿易力道增長的來看卻是可行的,這才是王道。
至於歐美日圓QE是否已經達到極限,我只能跟你說歐日的QE才剛開始而已,美國則是還沒開始。
美國聯準會於今年三月再度升息一碼,但利率還是處於超低水準。
我估計美國聯準會的聯邦基金利率上限是3%,2018年或2019年會開始另一輪的降息跟量化寬鬆措施,走上日本的後塵,引發下一輪的金融海嘯。
這個3%利率水準是根據美國的債務與稅收估算出來的,但如果這兩年又打仗的話則必須重新計算。
日本則是完全沒救了,我們這一代可以見證到一個亞洲強國的覆滅,實屬難能可貴。

最後,人民幣的國際化(國際流通性)會因國家的經濟實力增長而具備國際化的實力,但國際化的時機是在歐美日各國的債務危機發酵後,並不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導致歐美日未來的債務危機。

TOP

William Cooper用了相對較複雜的方式來比喻這個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這大概與他的軍方背景有關吧!
當我們以一個系統的角度來衡量人類社會的時候是相當殘忍的,不過這種殘忍卻能使整個系統順利地運作下去。

就像螞蟻是一個具備鮮明階級的社會,你會支持工蟻取代蟻后執政甚至負擔繁衍的任務嗎?
人類自身也是一個由上兆細胞所構成的生態系,你會支持毛髮細胞取代腦細胞替你思考做決定嗎?
現在你再從更高處來看地球上的人類社會,你就會對現有的社會制度的運作方式感到理所當然。
一個穩定的人類生態系本來就該呈現金字塔型,本來就該少數統治多數,本來就該菁英領導平民。
什麼平權還是民主之類的思想觀念,只是用來蒙蔽平民或是進行階級鬥爭的工具罷了。

人類社會其實就只圍繞著兩件事情在運作,創造價值跟交換價值,就這樣。沒了。
至於怎麼去比喻或描述這個系統的運作方式,就看自己過往所學的內容中有沒有跟這個系統運作方式雷同之處。

創造價值分成兩種,有形跟無形。有形價值叫做製造業,無形價值叫做服務業。
交換價值要有效率的話則需要交換媒介,於是人類對貨幣的需求跟依賴就出現了。
之前有一個動物學家做實驗,他讓某個猴群認知到特定物品可以跟人類換取香蕉,而該物品則成為猴子認知上的有價資產。
於是公猴子就拿著這個物品送給母猴,請求母猴跟他交配,母猴也知道這個物品能換到香蕉,便欣然同意與該公猴交配。
這就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猴子的買春行為,跟人類沒兩樣。

人要維繫自身的生存就必須改善飲食、居住等等的條件,這類「消費」的需求是社會持續運作的原動力。
原本人可能什麼都必須自己來,但在消費慾望無限的協助下,人類社會就出現分工,每個人專注做自己最具產值的事情。

William Cooper用電容、導體、線圈、磁場來描述現有社會的運作方式相當貼切。
從上述「價值交換」與「猴子買春」等例子可以得知,價值交換的效率高低來自於「流通性」。
因此他以電子的流動來描述貨幣的流動,電子的流動是我們看不到的,無法體會的人可以用水流替代。

我用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來描述好了。
電容是心臟,導體是血管,線圈跟磁場則是細胞。

心臟透過心肌細胞做有規律的縮放,對心室中的血液產生壓力,有壓力就會讓讓血管中的血液流動。
對細胞而已有價值的不是血液本身,而是血液中所承載的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與氧氣。
這些物質透過細胞中的粒線體,產生一系列複雜的化學作用,產生能量讓細胞運作。

從人類的貨幣制度來看的話,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等有放款功能的機構創造貨幣(血液),放款給企業,企業再往下游發包或支付貨款,最後流到我們人民手上。
這種有金融機構干預的運作方式是一種政治正確,因為政客需要連任,他必須不斷開出福利支票取悅選民。
其代價則是財政擴張,因此人類社會史就是通貨膨脹史,總是以惡性通膨收尾。
美國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之後,之所以經濟能迅速復甦,是因為靠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吹起更大的房市泡沫。
房市泡沫破裂後,中央銀行開始釋放天量的貨幣供給,就像是一個人被外部輸血,被打了類固醇。
現在的金融體系現況就像是一個人仰賴外部的輸血設施還有興奮劑在維持著。
由於這個打了興奮劑之後變得活蹦亂跳,許多經濟學家還以為他的病真的好轉了呢!

先寫到這,晚上再繼續寫。

TOP

美元地位是不需要刻意去維持的

這只是金字塔頂端的統治工具

當這個工具失靈到無法修復時

換使用下一個新的工具即可

比特幣被後的區塊鏈技術就是讓數位貨幣革命進化的明日之星

因為這種技術會使得所有人都看得到這世界上的每一筆交易

TOP

當一個人的通訊記錄與交易記錄都能被完全掌握時

經過電腦分析其行為模式後

要了解這個人還有什麼難的嗎?

TOP

依照目前的局勢研判

貨幣制度最先出事的國家會是日本跟歐盟

或是原物料出口對財政貢獻度最高的南美洲諸國

這些地區一出事都會使美元相對走強

我認為美元會是能撐最久的法定貨幣

TOP

通膨並不是源自於什麼特定因素,而是現有貨幣制度本身的必然現象。

貨幣制度本身是通膨的「性」,原物料價格上漲則是通膨的「相」。

這種制度不利於沒產值只會坐吃山空的懶人,有利於想辦法改善人類社會創造價值的勤者。

TOP

現有的金錢制度確實是一種奴役制度

但因為現在的人們滿腦子都是對物慾的追求

所以這也只是剛好而已

因此這個金錢制度並沒有不對

控制奴隸就應該要用這種方式

TOP

能看透命運的人

就是會飽受命運的折磨

TOP

各位許久不見

兩位提到的石油美元與委內瑞拉事實上是同一個巨型結構下的末端事件

該議題所涉及的地域與時間跨度都非常廣

因此我會分成好幾篇並搭配數據與圖表來佐證說明

TOP

本帖最後由 Johngalt 於 2017-4-29 11:39 編輯

無論是國際政治、國際金融與國際軍事角力也好,本質都一樣。這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對自然資源的控制權與分配權。


1971年以前全世界各國的貨幣制度都是金本位的,每一個國家的貨幣都有一個跟政府窗口兌換黃金的固定比率。當然,各國貨幣之間匯兌的匯率也就跟著固定。當一個國家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的時候,在金本位制度下就相當於黃金的淨流出。為了防止資金持續外流導致該國的經濟衰退或是消費能力減弱,整個社會自然而然就會開始縮減支出直到國際貿易的買賣超接近均衡為止。


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一片蕭條同時政府也缺乏財源,於是世界各國首長便齊聚美國開了一個會議宣告歐洲諸國以美金做為貨幣的發行基礎,每35美金可兌換一盎司黃金。美金有黃金擔保,歐洲各國貨幣再以美金擔保,也就是貨幣制度從黃金的直接擔保改成間接擔保。兩者的差異在於原本貨幣供給量會被黃金的儲備量所控制住,但新的貨幣制度只要有夠多的美金做擔保即可發行更多的新貨幣。人的天性就是慾望無窮,當你有辦法花更多錢時是絕對不手軟的,在美金本位這個誘因下歐洲與美國的財政都開始走向惡化。


首先法國開了第一槍。總理戴高樂擔心法國政府所持有的美金根本換不回美國所承諾的黃金,於是從1965年開始領導整個歐洲跟美國要求以手中的美金兌換黃金。第一個目的是他已經看出了美國所發行出去的美金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黃金可以兌換,透過黃金的兌換就能有效打擊美金的國際地位。第二個目的,法國當時是美國以外第二大的黃金儲備國,當打擊美金地位也拉抬黃金價格後,法國法郎的身價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這是他恢復法國昔日榮光的最好機會。可惜的是,1968年法國發生了學生運動把戴高樂推翻下台了(跟大腸花、香港和烏克蘭的學生運動有異曲同工之妙,美國一直相當擅長煽動學生在別的國家搞是非) ,領導歐洲瓦解美金霸權的美夢也就跟著煙消雲散。


美國自己當然也知道手上的黃金儲備早就遠遠不足以支付發出去的美金,於是他們想到了一招,那就是廢除金本位後將美元與石油扯上關係。你或許可以不用美元,但你總不能不用石油吧?善用美國自身軍事實力的優勢,提供中東產油國資金、開採技術、軍事保護,但條件就是石油必須以美元結算,有盈餘必須拿去投資美國國債。


1971815日美金與黃金脫鉤,197310月迫使石油輸出國組接受了美國的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都必須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元才是讓美國成為金融帝國霸權的最主要原因。直到今日,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依然是產油國出口石油,美國出口美元,其它國家出口自己製造的商品。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出現國家不是透過戰爭手段而是透過金融手段來掠奪全世界的財富。

TOP

雖然我還沒機會拜讀過這本書
但就這兩篇文章來說他書中的內容肯定大部分都是對的
不過這依然不是重點

重點是
他出書後問題會因此而解決嗎?
並不會!
這個利益分贓的共犯結構太龐大了
大到沒有人可以破壞

TOP

您指的應該是康德拉捷夫長波。

轉自維基百科: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中,康狄夫長波理論 又稱 長波 或 K-波 或 康德拉捷夫長波,是一種約50-60年為一循環的經濟週期現象。一般將長波分成兩段:上升的A階段與下降的B階段。[1]

長波之名源於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捷夫。他在著作《大經濟週期》(1925年)及同一時期的其餘著作中提出了此一觀點。另兩位荷蘭經濟學家 J. van Gelderen 與 Samuel de Wolff 在1913年歸結出類似的現象,但其著作直到最近才翻譯成英文。

不過除此之外,美國的Martin Armstrong也有建立一套週期循環論,有興趣者可以學習這兩套理論去印證其異同之處。我個人在總體經濟面已有建立一套觀察指標,以這兩套循環論作為輔助跟佐證確實能更加客觀地描述事實與趨勢。當我們能用越多的角度去看事情時,我們就能更接近真相。

但是,重點並不在於預測的準確度,而在於應變的策略。透過過去已發生的事實來求出未來一段時間內走勢與變化她「最適解」,但若過程中又發生新的事件帶來影響,就必須持續性地追蹤調整。我能做的是依照市場對重大事件的「解讀」而行動,並非依照自己本身對事件的「主觀判斷」而行動。

對2019年會發生什麼事情的預期我在前面的篇幅已經描述過了,那是發生機率最大的一條「路徑」,但更重要的是「之後呢?」。除了某些無法改變的大型週期循環或趨勢外,其餘都很容易受到新發生的事件影響,因此做過長遠時間的路徑預測不具有實用意義。待發生後再行修正做判斷會更有價值。

依照我們現有的科學水平,人類依然無法預測出在一公尺高的高處滴下一滴水後,這滴水在落下的過程中會有什麼樣的型態變化。但我們卻能夠有效預測出這滴水在+0.001秒當下到+0.002秒時有很高的機率會是什麼樣的形狀。就實用度來說,我想這已經非常接近預測的本質了。

TOP

請問能分享Cooper著作中關於白銀的原文嗎?

TOP

我想金融危機只是人類社會經貿發展中的其中一個必然的現象

過多的債務最終將反噬實體經濟

透過破產與清算程序來汰弱留強

使得存活下來的企業跟產業能夠輕裝上陣迎向下一個榮景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