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凡做一個人要聽見佛法都有五種難處1.
人身難得2.
中國難生: 中國才有佛法3.
五根難備 (眼耳鼻….) 4.
善 ...
sanmartin 發表於 2011-5-14 00:21



    哈  這個有趣

    事實上生在佛法廣傳的地方  你說是這是福報  我說是束縛 是某種干擾

    看是從什麼角度去看

    說起來  我似乎有點反佛法的傾向 (嚴謹的說是反大乘)

    佛陀阿 我是愛你的 所以我要反對反對反對..............

    一個人不需任何宗教 也能悟道 !!!

TOP



我摸索到了一項佛法的用處是

每當我去看牙醫時  只要聽到機器聲

就開始默念四句話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循環repeat)

效果很棒

TOP

哈  這個有趣

    事實上生在佛法廣傳的地方  你說是這是福報  我說是束縛 是某種干擾

    ...
jenghong 發表於 2011-5-14 21:06



    事實上生在佛法廣傳的地方  你說是這是福報  我說是束縛 是某種干擾


呵呵.......  每個人 都是不一樣的過程....適合不同的路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中國難生: 中國才有佛法
sanmartin 發表於 2011-5-14 00:21


中國難生是因為當時中國是個禮教國家,要有禮教才會有佛法另一個是中國是個農業社會,比較可以符合不殺生吃素少造業

TOP

http://science.bowenwang.com.cn/nirvana.htm

涅槃揭秘


也許您總能聽到涅槃一詞 - 比如當人們感到非常幸福時,他們可能會說自己到達了涅槃;或許有人會說,到達涅槃就意味著死後永恆的獎賞。當然,涅槃同時也是一支著名的搖滾樂隊,將這個語詞作為樂隊的名稱多少包含著一些諷刺的意味。
如此看來,涅槃一詞早已完全滲透到了現代人的詞彙當中。然而,您是否了解它所包含的真實涵義呢?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涅槃的宗教涵義完全是個謎。
本文將帶您了解這個神秘概念的真實內涵,以及它在佛教與印度教當中的定位。如果您對東方宗教所知甚少,那麼涅槃所富有的真實涵義也許會讓您著實地吃上一驚。
涅槃一詞與印度教和佛教均聯繫在一起,前者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宗教,而後者則是印度教最為著名的分支。在印度教和佛教當中,這個詞都是指一種很高的境界,但兩種宗教對這種境界的觀點卻大相徑庭。事實上,研究涅槃在這兩種宗教中的概念差異,正是理解這兩種宗教中某些重要差異的絕佳方式。
涅槃與佛教息息相關。公元前5世紀,佛教由印度教衍生而來。在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的哲學及生活的影響之下,一場孕育著佛教的運動在印度教內部爆發,佛教逐漸脫離了印度教,並自成一家。
釋迦牟尼就是此後被尊為佛陀(覺者)的人。公元前563年左右,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皇室家族(位於今天的尼泊爾境內)。根據佛家傳記的記載,他在庇護下度過了奢華的童年及三十歲前的青年時光。
年輕的釋迦牟尼開始對奢侈生活的精神內涵產生質疑,他下定決心,將所有的財產和眷戀(包括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一併拋至腦後。他希望自己能夠理解生活的真諦,並尊崇印度教的思想,將一切情感視作羈絆。
他成為了一名沙門(修道者),一名四海為家,獻身於冥想中的苦行僧。他使自己完全置身世外,追求與早年生活完全相反的生活狀態,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到達悟境。日復一日,他背棄了往日的世界,漸行漸遠,幾乎落到了飢餓難當的境地。然而他仍然沒有通達悟境。
佛陀的形像在佛廟中隨處可見。大多數的宗派相信,藝術能夠引領人們實現短暫的悟境。
他深深地感到,如果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下去,最後將無果而終。於是他放棄了苦行僧的生活,接受了一位陌生人的施捨。他決定選擇中道,在他熟知的奢華與曾經飽嚐的貧苦之間,開始了新的生活。
根據傳記描述,釋迦牟尼取此道後不久,便最終得到了感悟。正當他在大菩提樹下冥想時,他看到了自己前世的一切,接著又看到了他人的前世。終於,他修得圓滿,對來世今生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在佛教中,這種無法用佛陀的言語加以描述的境界,便稱為涅槃。它在梵語中有寂滅,滅度之意。從這個角度說,這個詞意指消滅無知,憎恨與現世的疾苦。這個詞與佛教的聯繫最為緊密,然而印度教也引入了相似的概念(我們將在後​​文對此有所了解)。
到達了涅槃的人,便可擺脫生死輪迴(印度教和佛教當中都有這種環复轉世的說法)。對於每一個生命而言,過往的行為決定了靈魂所將承受的懲罰或獎勵,又曰因果報應,它貫穿著整個前世(也包括作為動物的前世)今生。值得注意的是,因果法則並不取決於神對個體作為的判斷,它更接近於牛頓的運動定律 - 每個行為都將引起一個等量且方向相反的作用。因果的產生是自動,自發的。
一旦您到達了涅槃,您就不再為惡因所累,因為您已經超脫了它。您將用餘生以及來世的部分時間來超度業已積累的惡因。
如果您徹底超脫了因果輪迴,您就將在來世到達無餘涅槃 - 即終極涅槃。在印度教中,到達無餘涅槃的靈魂便可擺脫生死流轉的輪迴。然而佛教對無餘涅槃卻從未加以詳盡的描述。在佛教思想中,這已超越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範圍。
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將了解佛陀如何指導人們到達現世中的涅槃,及來世的無餘涅槃。
佛陀未能將自己對於宇宙萬物的全新理念淋漓盡致地展現給世人,但他成功地將覺悟的精髓傳遞給了眾生,並引導人們實現同樣的理念。他遊歷各地,傳授四聖諦:




15.jpg
2011-5-15 00:04


  
世界最高的青銅佛像,位於香港的大嶼山島
1
。生存既是痛苦。
2
。這種痛苦源自對宇宙萬物本真的無知。
3
。惟有戰勝無知及對現實萬物的依賴,您才可能了卻痛苦。
4
。接受八正道的指引,您便得以戰勝無知及依賴。
八正道由八個目標組成,旨在引導人們獲得對宇宙萬物更深入的理解。這八個目標如下:
正見
正思維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乍一看,這八個理想簡直含混至極 - 它們幾乎可以從任何角度加以闡釋。佛教各教派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的確有所不同,但佛教徒們通常遵循著相同的方式,通過慈悲,忍耐和樂觀入世,借助冥想來思考世界。而孕育倫理道德(新羅),冥想(禪定)和智慧(般若)是最根本的目標。
  
佛僧們在莊重的冥想中渡過了大量時光,但多數時候,
他們大多​​仍然快活,熱心。
佛教徒通過自我的努力實現涅槃,便修成了佛,或曰覺者(這並不等同於佛陀,後者特指作為釋迦牟尼化身的佛)。就像佛陀那樣,其他的佛到達悟境時,便能夠通曉一切。借助佛陀的指引而到達涅槃的佛將成為阿羅漢,他們已到達悟境,卻不能全知。
雖然涅槃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可及的,但在大多數佛教教派中,僅有僧人對此鍥而不捨。而居士們 - 在僧侶界外修行的佛教徒 - 則為了能夠在來世擁有更高層的境界而努力。他們遵循八正道,樂善好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積德行善。從這個角度看,他們也在為涅槃而修煉,因為他們正在建造自己的來生,到那時他們就可能到達涅槃。




14.jpg
2011-5-15 00:04


在印度教的傳統中,涅槃(更常見的說法是解脫)是指與梵天的結合,他是萬物之神,是宇宙精神的化身。在傳統的印度教中,靈魂到達這一境界之前,必須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在這個過程中,攀越瓦爾納,或曰種姓制度。
  
保護之神毗濕奴是最為聞名的印度神靈之一:神靈崇拜可謂是印度教和佛教之間最為顯著的差異之一。
人們通過恪守與生俱來的種姓職責積德行善。如果一個人出生在一個下等種姓中,他得以在來世晉升到高等種姓的唯一希望,就是此生在業已注定的種姓中做出本分守己的表現。
如果靈魂攀升進入了上等種姓,它便能通過滅除惡業,擺脫生死流轉的輪迴。在此過程中,靈魂惟有通過積德行善(可能需要幾輩子的努力),解除自身與世俗的一切牽掛,才可能在種姓制度中改變自己的地位。當靈魂最終脫離了因果業報,它便在肉體消亡的那一刻實現了梵我如一。這是存在的更高境界,它超越了現世生命的一切苦難。從根本上說,靈魂將締造宇宙萬物的無形能量重新匯聚在了一起。
佛教在釋迦牟尼關於凡人的輪迴與超越的新理念中孕育而生。在佛教的哲學觀當中,要實現正覺的最佳途徑,介於上層種姓的奢華與虔誠至極的印度聖徒所忍受的貧困之間。
同時,釋迦牟尼也是社會等級制度的改革家。他傳授給人們的觀念是,只要遵循正道,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啟化,並擺脫生死流轉的輪迴,這完全摒棄了傳統的印度教所特有的種姓階層思想。可以說,這是兩種教義之間最顯著的差別所在,至少在佛教誕生伊始如此。
無論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世界,還是涅槃這一概念,都包含著豐富多采的內涵。對於大多數教義而言,您能夠迅速地總結出它的基本思想,然而您若要鑽研它的細枝末節,那可能就得花費畢生的精力。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回復 117# jenghong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循環repeat)

我超怕牙醫!!
下次我一定用你的方法試看看!!

TOP

釋迦牟尼佛到底修多久才成佛 ??

3 阿憎祇劫…..40 億年……

真讓人傻眼的數字……….繼續做人吧….

至於做印度太子時是早已修成佛,再來人世間投胎現生說法


53.JPG
2011-5-17 00:20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So, 唸阿彌陀佛就可到西方極樂世界….

證據咧??? 今天剛好看到這段

有倆本記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名有姓有地方有年代……..

1. 淨土聖賢錄

http://book.bfnn.org/article/0365.htm

2. 往生傳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4/2071.htm

well…....死無對證….again 這是相信不相信的問題

阿彌陀經
最後一句

聞佛所說 ,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聽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部阿彌陀經,大家都很歡喜的很,都相信,領受,禮拜了佛,各自回自己的原地方去了.

到最後記錄佛經的阿難也說了信受倆個字. So, ” 阿彌陀經
最重要的是
就是這字
之後”,最後

So, 這應該是為什麼佛教人士開口and閉口都說阿彌陀佛

**雖然唸很多阿彌陀佛就可到
極樂世界,但再加上唸往生咒會更好.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
namo amitābhāya tathāgatāya tadyathā amtod-bhave amta-siddha bhave amta-vikrānte amta-vikrānta gāmini gagana kīrta-kāre svāhā


終於看完這本阿彌陀經…........................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回復 122# sanmartin
    釋迦牟尼佛到底修多久才成佛 ??
3大 阿憎祇劫…..約40 億年……
So, 唸阿彌陀佛就考到西方極樂世界…. 證據咧??? 今天剛好看到這段 有倆本記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名有 ...
sanmartin 發表於 2011-5-22 00:02

楼主慧可,能自行解悟。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无量寿了,40亿年不算长嘛。这也是很多大师,走了很多弯路后,最后都来修净土法门的缘故。
南无阿弥陀佛,回向十方世界。

TOP

回復  sanmartin
    釋迦牟尼佛到底修多久才成佛 ??
3大 阿憎祇劫…..約40 億年……

楼主慧可 ...
cloud4 發表於 2011-5-25 23:48



    剛又看了某本 佛教相關書.....某位佛修了 "500多世"才成佛.....my god.....真不敢想那有多久.....腳都軟了 ..如真有極樂世界這國度...那真的省事很多..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我看大家揪團來加入西方的宗教

永生不是問題  

TOP

曾經我問一位高人 關於 開悟與覺醒之徑  
為何所有的經典 都只是描述境界 而無步驟與實際作法呢?

神為何 ...
cathyyeh 發表於 2011-4-6 14:32



   

神為何不乾脆給我們一個sop不就好了........眾裡尋他千百度
他伸出指頭指向空中說:
[要如何在時間與空間的虛空中描述一個點的座標呢??]
我彷彿瞭解 只是彷彿的感覺
變化萬千............
學過 微積分的人回頭看狂背九九乘法表的那段時間 會有甚麼感覺呢??
向只會加減法的人聊起微積分 簡直像天方夜譚 覺得你簡直是神啊!!
[學會微積分]這能力 這境界 是無法相授
這內在的領悟 開竅 除非 你先有[意願]學會
所以  這是一個通往內在鑽石路徑 無人能替 佛經聖經任何經也不能
除非你有[意願]


重新看了Cathy 這段.....唉..,講的真好.....

最近我正在經歷所謂的反轉.....

先前從心靈世界看物質世界.....最近退步了...反過來從物質世界看心靈世界.....


....這應該是這本經說的"反轉"...唉....就像波浪上上下下......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法之觀法:
佛說觀無量壽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nwVbELuM3g&feature=related

只要一新繫念

一切眾生,皆見日沒,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沒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觀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為初觀.

初觀成已,次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當起冰想,見冰映澈,作琉璃想,此想成已,即可觀見極樂世界琉璃地內外輝映的情景,這是水想,名第二觀.

如此想者,見彼國地,了了分明,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地想已成,次觀七重七寶行樹,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樹想已成,次觀池水,蓮華浮起的淨土八池水,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眾寶國土界上,有五百億寶樓,閣樓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種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僧,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中之後,必轉生到那個國度.

未來眾生當如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
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做蓮華想,每個花瓣都生出新的寶物,這是華座想,名第七觀.

佛是超越形象的,當人們觀想時,就會浮現在人們的心中.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金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TOP

轉述 朋友的回應

佛曾說:"如是真實妙用,於一念頃,頓越三祇(三大阿僧祇劫),一聲稱名,位齊諸聖。", 又說:"一念頓悟,即超三大阿僧祗劫", 所以大根利器者, 頓悟當下, 即心即佛; 較鈍根者, 一聲心無雜念的 "阿彌陀佛", 藉佛的加持力, 一樣能越三祇。

TOP

回復 125# sanmartin


[tr][/tr]
轉述 朋友的回應

佛曾說:"如是真實妙用,於一念頃,頓越三祇(三大阿僧祇劫),一聲稱名,位齊諸聖。", 又說:"一念頓悟,即超三大阿僧祗劫", 所以大根利器者, 頓悟當下, 即心即佛; 較鈍根者, 一聲心無雜念的 "阿彌陀佛", 藉佛的加持力, 一樣能越三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