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1-4-21 23:50 編輯

我記得南懷瑾曾在書上說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被過度簡化

所以原來的文章應該像: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受 想 行 識 是各自表述一遍

如此才不會一直專注在"色即是空"上

我一直很想找看看最原始的外文版本

我居然看到一種論點:

心經是made in China,然後在七世紀時,被回譯成梵文

挖,好有趣的想法  

The main argument of the article is that the Heart Sūtra was composed in China, incorporating some verses from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arge Prajnaparamita text, and back translated into Sanskrit sometime in the 7th century.


我的理解是,我們讀的心經是濃縮本,從這個浩瀚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擷取而來
(the Large Prajnaparamita text )

當然這些論文太多專業,不是那麼容易理解

個人的想法是,有時從外國人寫的佛法書,

特別是南傳的佛法

有時讀起來有另一番的滋味


參考: 我覺得心經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濃縮本,是有可能的
請看140/141有相同的味道
卷140
卷141

TOP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1-4-22 13:11 編輯
梵文看起來筆劃簡單
但學習閱讀起來很難吧

古代先賢翻譯的字體音譯就有落差
那麼我們現代人讀的翻譯經 ...
ch23 發表於 2011-4-22 03:59


其實很感謝諸三藏法師 前人翻譯的辛苦

當時又沒有隨身碟,要背那麼多書回中原

想來就太感謝了  (請看雁塔聖教序)

自有漢譯佛典以來,得成就的應不在少數

故佛典的真實不虛 或真虛不實

可由結果來論 (雖然結果不代表真實 只是代表有效)

我看書上曾經描述自己開悟經驗的作者或法師

沒有一個會去質疑佛經

都是老實的修

老實的參 (參到漆桶脫落)

(其實 禪宗在修行 感覺好像和佛經無關 不知真實是如何?)

TOP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1-4-25 09:18 編輯

我一直疑惑

這裡的觀自在菩薩 是一個通稱 還是專指觀音?

個人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通稱,泛指已經達到觀自在境界的菩薩

據我所知,觀音法門一般是指下面這個

楞嚴經: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裡就清楚的指出是觀世音菩薩

TOP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2-12-28 18:11 編輯

前不久看到一位昔日的導演演員王冠雄先生曾對心經發表他的看法
摘錄一點點:


為什麼沒有任何一位高僧大德能註解這篇經文呢? 真正的原因是, 這篇“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不是經文, 是向十方亡靈開釋虛無靈界, 發放”迴向”功德的密咒真言. 經文的內容不具任何意義, 重點在於最後的咒語, 咒曰 :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在這大神咒中除了”訶”字外, 都是閉口音, 沒有任何的作用, 只有”訶”字是吐氣的泛音, 所以整篇的觀音心經的法門, 就是一個”訶”字



全文請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01112350007115&set=a.301112346673782.70668.100003250578280&type=1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