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梵語"阿凡達"的含意

來源:中國新聞社
文化新聞 2010-01-25

  隨著電影的熱映,“阿凡達”一詞的大致意思逐漸廣為人知。如果細究這個梵語詞匯的身世和含義,您會發現,它聯繫著印度文化中最精深的宗教觀念,最迷人的神話傳說。而且,電影採用“阿凡達”做片名自有道理,並非拿一個神秘高深的詞匯來嚇唬觀衆。

   近來,梵語“阿凡達”一詞,隨著同名電影的熱映,引起了印度人的熱議:這部電影與印度、印度教有什麼聯繫?表面上看,電影《阿凡達》除了片名取自梵語之 外,情節內容與印度沒有任何關聯,可謂名不副實;但深究“阿凡達”一詞在印度文化中的特定意義,我們會發現,電影《阿凡達》並非“徒有虛名”,甚至可以 說,在很多方面它是名副其實的。

  -在史詩時代的《薄伽梵歌》中,保存了印度文獻中有關“阿凡達”理論的最早的闡述

  梵 語“阿凡達”(avatar),是由前綴“ava”和詞根“tar”組成,“tar”的意思是“橫越”、“穿過”,“ava”意為“向下”或“離開 ”(此處到彼處),網上有關“阿凡達”一詞的漢語解釋多為“化身”,但準確地說,這個詞的意思是從天國到地上、從神到人的“下凡”,它本來是印度教毗濕奴 教派特有的宗教概念,後來被濕婆教派以及佛教等印度其他教派所吸收,具有了較為寬泛的“化身”的意義。在電影中,雖然是通過基因合成等“科學”手段使傑克變成了阿凡達,但從“文明人”到“土著人”,也不失“下凡”的基本意義。

   在印度最為古老的吠陀文獻包括奧義書中,阿凡達一詞並沒有出現,說明它不屬於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的概念。阿凡達是隨著印度教的出現而在史詩時代 (約產生于公元前四百年至公元四百年間)出現並得到廣泛傳播的。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便產生于史詩時代,雖然其中沒有出現“阿凡達”這個詞,但在《薄伽 梵歌》中,克利希納(即黑天)系統地宣講了他與毗濕奴大神之間的關係,這可以說是印度文獻中有關“下凡”理論的最早的闡述。

  印度教有三 大神,雖說他們是三位一體,但也是各司其職。一是大梵天,是世界的創造者;一是毗濕奴,是世界的維持者;一是濕婆,是世界的毀滅者。吠陀後期,大梵天的地 位至高無上,但從史詩時代開始,大梵天與印度人日常的宗教生活有點兒脫離,基本上變成了宗教哲學意義上的本體。與印度人宗教生活更多發生聯繫的是毗濕奴和 濕婆,這裡主要談論與阿凡達相關的毗濕奴大神。

  -大約在公元六世紀,在印度教中,阿凡達一詞基本上專指毗濕奴的十次下凡

  在印度教思想觀念中,毗濕奴大神常常與救世主結合在一起,主要是拯救人類于危難之中,同時對以魔鬼或暴君為代表的邪惡勢力進行懲治。毗濕奴大神的“救世”,主要通過下凡來完成。大約在公元六世紀,在印度教中,阿凡達一詞基本上專指毗濕奴的十次下凡:

   一,化身為魚,解救人類始祖摩奴;二,在攪乳海的故事中,化身為巨龜和美女,幫助天神戰勝阿修羅(魔鬼),獲得不死的甘露;三,化身為野豬,戰勝金眼惡 魔,拯救大地女神;四,化身為人獅,戰勝魔王、暴君希蘭亞迦希布;五,化身為侏儒,也叫三步神,向魔王巴利王求三步地方,結果三步跨越天、地、空三界,戰 勝魔王巴利;六,化身為持斧羅摩,從剎帝利的專制中解救婆羅門;七,化身為羅摩,大史詩《羅摩衍那》講述的便是羅摩的故事;八,在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的 故事中,化身為克利希納;九,化身為佛陀;十,將在世界末日化身為迦爾基解救人類。這是傳統的十種化身,《薄伽梵往世書》也講述了毗濕奴的22種化身,其 他傳說中毗濕奴有更多甚至是無數的化身。

  在毗濕奴的所有化身中,最為重要的是克利希納(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主角)和羅摩(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兩大史詩常常被譽為印度教文化的一雙巨足,千百年來對印度人的精神生活產生了無法估量的深刻影響。

  在電影中,阿凡達雖然不是大神,但他所扮演的也是一個“救世”的角色,拯救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于危難之中,同時對外來的邪惡勢力進行懲治——只不過是代表著“文明”的人類在此不幸地淪為了邪惡的勢力。

  -電影中黑藍相間膚色的阿凡達,與毗濕奴大神的形象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從情節內容上看,電影《阿凡達》表現的是土著人與侵略者、自然與文明或說是異質文化差異之間的衝突,觀衆很容易將這種衝突看成是歐洲人對美洲等地的入 侵,但白種人與土著人之間的這種衝突並不單純是世界近現代歷史中的現象,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雅利安人對印度的入侵,以及雅利安人與印度達羅毗荼土著人的 衝突,也可能是電影《阿凡達》情節構思的重要啓迪,從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誕生與發展上,我們可以看出毗濕奴大神與阿凡達之間存在著若隱若現的聯繫。

   在吠陀時代,毗濕奴就出現了,但作為印度達羅毗荼土著人信奉的神,他當時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神。達羅毗荼人身材矮小、黑皮膚、扁鼻子,這與入侵印度的身 材魁梧、白皮膚、高鼻樑的雅利安人正好形成了對比。在吠陀時代,婆羅門教信奉的主神是戰神因陀羅,而到了史詩時代,因陀羅雖依然是一個重要的神,但地位已 下降了很多,取而代之的印度教的三大神尤其是毗濕奴大神。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呢?學者們多認為這是為了弱化雅利安人對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的殘酷征服,所 以,印度教這時期信奉的神不再是白皮膚的因陀羅,而是黑皮膚的毗濕奴。

  在《摩訶婆羅多》中,故事的主角是克利希納(毗濕奴的化身),這 個名字本身的意思便是“黑色”,所以,克利希納也被譯作黑天,他像毗濕奴大神一樣,也是土著人出身,原本是一個土著國王,是因陀羅的對手,反對雅利安人對 印度的入侵。《羅摩衍那》的羅摩,最早在《梨俱吠陀》中出現時,也是一個土著人國王,被認為是皮膚黝黑的阿修羅(魔),但在史詩《羅摩衍那》中,羅摩卻變 成毗濕奴大神的化身,是印度教道德理想的完美象徵。在印度教寺廟雕塑或繪畫中,羅摩的膚色常常被刻畫成藍色(黑的極致)。查閱最近有關“阿凡達”的網頁, 我們會發現,印度人也在討論,電影中黑藍相間膚色的阿凡達與毗濕奴大神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印度兩大史詩對人性、善惡、正義與非正義的探討,遠比電影《阿凡達》複雜、深刻

   我們還可以找出很多的巧合。比如,在吠陀時代的傳說中,毗濕奴使用的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就像電影中的納威人一樣。再比如,阿凡達扁鼻子的造型是否與達 羅毗荼人相關。再比如,電影中納威人騎坐的飛翔的龍鳥,尤其是阿凡達騎的那只金色的龍鳥,印度人也不無好奇地將之與毗濕奴的坐騎金翅鳥相比較。打個比方 說,金翅鳥類似于我們所謂的“鯤鵬”或“神雕”,在印度神話傳說中,金翅鳥與“蛇”(龍)本是天生的冤家對頭,但毗濕奴大神的坐騎除了金翅鳥之外,還有一 個便是“蛇”(象徵無限,也叫無限蛇),阿凡達的坐騎恰好是金翅鳥與龍蛇的混合。

  從故事的背景上說,敘述毗濕奴兩個最重要化身的印度兩 大史詩都側重于森林的描寫,都有“森林篇”,森林是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所,尤其是《羅摩衍那》大部分場景都設置在森林之中,史詩對瑰麗的森林景色的描繪一向 為評論家們極力稱道。萬物有靈的觀念在史詩中表現得極其明顯,有關樹靈、樹神的傳說也是屢見不鮮的。再者,在羅摩與十首魔王羅波那的戰鬥中,羅摩最重要的 盟軍便是猴王哈奴曼及其率領的猴國大軍,雖然哈奴曼像我國的孫悟空一樣具有更高的人性,但卻像電影中的阿凡達一樣長著長長的尾巴,屬於猴類土著人。

   筆者認為,電影《阿凡達》借助于土著人與外來入侵者之間的衝突,也試圖表現複雜的、深層次的問題,這便是與正義問題相關的生存問題,雖然電影並非單純地 告訴大家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但影片在深層次的價值思考方面卻有點兒蒼白無力。如果讀者熟悉印度兩大史詩,當會明白,它們對人性、對善與惡、正義與非正 義的探討遠比電影《阿凡達》複雜、深刻得多。

  石海軍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4558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