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0-9-29 12:13 編輯

回復 90# ramius


    一種可能是 故意留下破綻 讓人家去追查 以轉移焦點 ?
    一種可能是影像 壓縮造成的失真
    一種可能 每天的資料量都很大  無法每張都處理的很好

     如果要猜測 為何要改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有何特殊
     因為 這種飛鳥狀的 圖案 跟傳說中的 Nibiru(暗星,第十行星) 有關

     且之前也有一張 九顆 還是十顆星 排成一條線的照片
     也被 NASA 改成 流星狀. 看不出 一顆一顆星的樣子
      不過 那張 忘記 貼在那裡了....

     一整個 讓人感覺 就是不想讓人知道 發生在太陽觀測器 鏡頭前的情況

      直覺 是 有秘密 只是 不知道 是否這秘密 就是傳說的那樣子............
真相並不存在

TOP

小行星 之前好像也有過


直徑45公尺小行星 10月中掠過地球
更新日期:2010/09/29 04:11
〔編譯管淑平卅綜合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直徑約45公尺的小行星,有可能在10月中,以不到640萬公里的距離,近距離掠過地球。


距地球不到640萬公里


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10 ST3」,是夏威夷大學天文學研究中心從「全景勘察望遠鏡與快速反應系統」(Pan-STARRS,又稱「泛星計畫」)的PS1望遠鏡9月16日拍攝影像中發現的,當時它距離地球約3200萬公里,是這套天文望遠鏡啟用以來,發現的第一個「潛在危險天體」。


夏威夷大學泛星計畫處女秀


PS1科學聯盟的夏威夷大學會員傑狄克說,「儘管這顆天體在最近的未來不會撞上地球,這項發現卻顯示泛星現在是致力於發現潛在危險小行星的最敏感系統。」他說,這顆小行星是在「還太遙遠到其他天體觀測系統仍偵測不到時被發現的。」


大多數較大潛在危險天體都已被登錄編目,但科學家懷疑,仍有許多直徑不到1英里(1.6公里)的小行星未被發現。這顆小行星般大小的天體,若撞上地球,通常會在通過地球大氣層時瓦解,但因此產生的爆炸波,仍會為地表造成區域性災難。傑狄克也提醒,「有非常微小的可能性,ST3會在2098年撞上地球,所以它肯定仍值得繼續觀察。」
真相並不存在

TOP

這是在 我們的太陽系嗎??
真相並不存在

TOP

補充一下之前貼過的
也是NASA 換圖兼改圖

stereo.png
stereo_1.png
真相並不存在

TOP

對阿!!

我女朋友 就在問我

你每天 一直看那些 像光碟片的照片 到底在做什麼呢  !!??

......................
我只能說

那不是光碟片啦....@#%!!*&#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0-12-6 11:06 編輯


30,000 天文單位遠
質量木星的4倍以上
這個跟 奇塔人 描述的 nibiru (距離 ? 大小 ?) 不知道 有沒有 相同的地方呢!??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應該是這篇相關的翻譯

科學網訊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日前通過對一個100多年的彗星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證實了此前提出的一個假設,即一個木星大小的黑色天體或許正潛伏於太陽系的外邊緣,而且正在向地球方向拋出大量的冰和塵埃。

研究人員對小行星中心數據庫中的大約100顆彗星的軌道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結論認為,生成於奧爾特雲的彗星80%都是被星系引力推出來的。剩下的20%則需要一個遙遠的天體的推動,這個遙遠的天體質量可能是木星質量的1.4倍左右。馬特斯表示,“比木星質量小的天體不可能強大到足以完成如此壯舉。而如果它是比木星質量大得多的天體,如一顆褐矮星,那它產生的結果則遠不止我們所推斷的20%這一數據。”


       但是,仍然存在一個問題。 ”這一圖案僅適用於來自球狀奧爾特雲外層的彗星,奧爾特雲外層範圍介於距離太陽的0.3光年到0.8光年之間。而來自奧爾特雲內層的彗星則不會產生同樣的圖案。馬特斯表示,“這就非常麻煩,它需要一個全新的動力學解釋。


       加拿大理論天體研究所行星科學家納森-凱博表示,關於奧爾特雲彗星是如何引人注目的。 ”“我認為所有問題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解決。 ”馬特斯認為,我們也許並不需要等得太久。像“命運女神”這樣的天體現在已可以通過美國宇航局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觀測到。他表示,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將會驗證我們的推測。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據外國媒體報導,早在1999年,馬特斯和同事丹尼爾-懷特米爾就曾提出,太陽可能有一個隱藏的伴星,它將奧爾特雲中的冰質天體不斷地拋向太陽系內。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球狀雲團,裡面充滿了彗星。近期,馬特斯和懷特米爾又對1898年以來的彗星觀測數據重新進行分析,證實了他們最初的理論:從地球的角度能夠看到的彗星,大約有20%都是來自一顆遙遠的黑色行星。


       更早以前,還有人提出一種概念,即一顆昏暗的褐矮星或紅矮星(被命名為“復仇女神”)每3000萬年左右都會拋出致命的彗星雨砸向地球。馬特斯的理論也算是對這種概念的回應。不過,後來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物種大規模滅絕與“復仇女神”預言並沒有直接聯繫,因此許多天文學家現在認為這一天體並不存在。


       但是,馬特斯表示,“我們開始問許多人,對於我們正在分析的現有數據,你希望能夠推斷出什麼類型的天體?究竟是什麼樣的可能軌道使得它們如此靠近太陽,以至於我們都能夠發現它們。”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約翰-馬特斯表示,“我們已經積累了10年以上的數據來檢驗這種假設。為了進一步對假設進行檢驗,我們將觀測的彗星數量提高了一倍。只有到現在,我們才能夠檢驗到那裡有一個木星質量大小的天體。”


       形成彗核的宇宙雪球通常懸浮於奧爾特雲中,直到它們的軌道被外力改變。馬特斯認為,這種外部推力可能有三種來源。首先,銀河系盤持續不變的重力可以將彗星從它們的冰質家園中拖出來並拋向太陽系中。其次,一顆路過的恆星可以將彗星從奧爾特雲中震出來。第三種可能就是一顆更大的伴星,如“復仇女神”或“命運女神”,也可以將彗星從它們舒適的家園中吸引出來。電腦模型顯示,在每一種假設中,彗星都會在太空中給出一個特徵圖。馬特斯表示,“我們對這些圖案進行了認真研究,並提出疑問,'是否還有更多的關於一顆路過恆星引起彗星軌道變化的證據圖案呢?

研究人員對小行星中心數據庫中的大約100顆彗星的軌道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結論認為,生成於奧爾特雲的彗星80%都是被星系引力推出來的。剩下的20%則需要一個遙遠的天體的推動,這個遙遠的天體質量可能是木星質量的1.4倍左右。馬特斯表示,“比木星質量小的天體不可能強大到足以完成如此壯舉。而如果它是比木星質量大得多的天體,如一顆褐矮星,那它產生的結果則遠不止我們所推斷的20%這一數據。”


       但是,仍然存在一個問題。 ”這一圖案僅適用於來自球狀奧爾特雲外層的彗星,奧爾特雲外層範圍介於距離太陽的0.3光年到0.8光年之間。而來自奧爾特雲內層的彗星則不會產生同樣的圖案。馬特斯表示,“這就非常麻煩,它需要一個全新的動力學解釋。


       加拿大理論天體研究所行星科學家納森-凱博表示,關於奧爾特雲彗星是如何引人注目的。 ”“我認為所有問題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解決。 ”馬特斯認為,我們也許並不需要等得太久。像“命運女神”這樣的天體現在已可以通過美國宇航局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觀測到。他表示,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將會驗證我們的推測。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真相並不存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