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我對媽媽感到內疚。我無法給她愛和關心,自從我們住在一起之後,情況更糟了,我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她。


有幾件事。首先,爸爸、媽媽要求太多了,多過小孩所能給予的,因為自然的進程是:他們愛你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小孩,但你無法用同樣的方式愛他們,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小孩。你會愛你的小孩,然後同樣的事又重演一遍:你的孩子將無法用同樣的方法來愛你,因為河流是往前流的,而不是倒著流的。自然的進程是父母會愛小孩,小孩會去愛他們的小孩,無法逆向。這樣的要求似乎很自然,因為媽媽愛你,她就覺得你也應該用同樣的方式來愛她;可是她要求得愈多,你愈沒辦法回報這份愛,她也在你心裡創造出愈多的內疚。所以放棄這想法吧—完全放棄它;它是很自然的東西。你沒辦法用她愛你的方式來愛她,你並沒有錯,完全沒有。每個小孩的情況都是如此;大自然的意圖就是如此。

  如果小孩太愛父母的話,他們將沒辦法愛自己的小孩。這會更危險—這樣這個物種的存續就有危險了。你媽媽也沒有愛她媽媽,一個人頂多可以很有禮貌、很有規矩,但是愛不會倒流。一個人可以去敬重,確實如此—你應該要敬重,但愛是不可能的。一旦你了解愛是不可能的,內疚就會消失。

  有一些人變得太過於依戀父母,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父母身上;他們的心態生病了。如果一個女人太愛她媽媽,她就無法愛男人,因為她將一再發現自己的母親很痛苦,她將一再發現這會創造出衝突。如果她愛上一個男人,她的愛會流向那個男人,她便覺得內疚。他們永遠無法享受生命,也會對自己的父母生氣。他們的內心深處會希望:「如果有一天媽媽死了或是爸爸死了,我就自由了。」雖然他們不會對任何人提起這樣的念頭—甚至不會對自己提起這樣的念頭。這只會潛藏在他們的無意識中,因為這似乎是唯一得到自由的方法。這樣不好—想要你父母死—但是如果你太過依戀,就會變成這樣。

  不必這樣—只要敬重,這樣就好了。去照顧,做你能力範圍之內的事,但完全不要感到內疚

  如果父母有理解心,他們會了解這一點的。動物的情況就是這樣,牠們沒有這類問題:小孩一旦有獨立的能力,就會離開父母。父母不會去追著小孩說:「等等,你要去哪裡?我們為你做了這麼多……」大自然根本沒有這樣的要求……

  這並不是說媽媽和爸爸什麼都沒做,他們做了很多—尤其是媽媽做了很多,但那是她的喜悅。你在她的子宮裡是她的喜悅;滋養你、養育你,是她的喜悅。她已經得到回饋了,不需要再給她什麼,沒有給予的問題了。她享受過那些片刻—她懷孕的時候就享受過了—她生產的時候很快樂,因為她當了媽媽,心滿意足。然後她把你養育長大,她很快樂:她在養育一個小孩……一種自然的快樂。她已經得到回饋了。大自然總是即刻就做回饋,檔案沒有壓著

  所以別感到內疚—你必須在這點上改變你的想法。放掉這個內疚感,然後看看改變的出現。

  如果你覺得不舒服的話,就不用去找她。只有在心情愉快的時候才去找她!絕不要因為責任而去找她,絕不要因為你必須去找她而去找她。唯有當你真的很快樂,而且你想和你媽媽在一起一會兒的時候,你才去找她。寧可快樂地和她待在一起一會兒,也不要很不愉快地待在那裡幾小時,給她也給你自己製造痛苦。請稍微覺知一點。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2-4-4 06:18 編輯

TOP

回復 54# sana_weng


    嗯,這位大哥,我並不瞭解你的生活背景跟經驗,當然我也絕對尊重你的歷練跟知識。

    當然也不太能理解你的級別及如何看出某些人是聰明人以及知道自己有多聰明,因此心情大好,要告訴大家一些人生知識跟常識。

------------------------------------------------------------------------------------------------------------------------------------------------------------------

    我很樂意的跟你分享個人經驗及歷練,我在企業裡面是專業的人資,專責在人員招募及教育訓練。

    一年裡的面談人次可以達到近一百八十人,面談對象可能有總經理/副總級、經理/副理、工程師、行政人員、業務人員、總機,同時這近十年下來,我在各家企業看到的、打交道的、深入理解身家背景跟互動諮詢的員工,沒有上千也有好幾百人。我的職責就是要在三十分鐘到一小時的面談裡面,幫公司找出能力經驗符合、個性態度也適合的人才進來,並觀察人員進來後的實際表現,確認與面談時的觀察結果及給用人單位主管的建議相符合。因此,看出一個人是否說謊或隱瞞,這是我們招募人員的基本功,也是要不斷歷練的能力。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讀【FBI教你讀心術】這本書,可以發現當人在說謊、隱瞞時,有多少的本能生理反應,以及生理反應的原因為何。這不需要測謊機,只要懂人性、甚至懂人的動物性本能就好,大家參考看看。


ps.這是大家互相交流人生經驗分享心得的地方,不是來炫耀小我的地方。我感激許多人願意將內在表達、人生歷程跟大家分享,但你仍選擇以小我呈現,我亦以小我還你。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回復 57# sana_weng

大哥,你已經開始在採用攻擊狀態了,如果我們真以心理學來講,那是基於個人的不安全感,要採用攻擊的手法來自我保衛。


教養?我有兩個小孩,每天都在紮紮實實面對教養問題,要陪著孩子面對他們的生活、喜悅、愛恨、忌妒等各種情緒,甚至陪著他們面對生死。

跳舞,嗯,好像不是那麼高尚的動作啦。但就像您靜坐盤腿讓自己很爽,我跳舞也是自己爽的,所以扯平。



你不需攻擊我來證明你的厲害,你也不需來踩在每個人的頭上用高姿態演說或調教大家證明你的能力,我尊敬你的人生經驗。每個人都是努力活在世界上的鬥士,都會有自己的小小體悟及心得,或多或少,都可以讓別人學習。

我從大家身上學習、從生活學習、從孩子學習,非常感激,所以也希望能把自己小小經驗提出來野人獻曝、拋磚引玉。也一直非常享受大家在互動交流中,真誠的將自己人生經驗提出來,那甚至是很痛很痛的內在情緒。都是活菩薩。

論壇的意義就是讓大家互相交流,但不是來互比高下。攻擊的越多,破綻只會越多,花俏的招式只是讓人看到凌亂的身影。理論?哈,哪有甚麼理論,看完整本心理學不如去好好看本金庸,寫完所有令人尊敬的人格特質典範,不如去好好看一場林書豪打的球,看他怎麼面對自己的低潮、怎麼看待自己的崛起,怎麼準備走好手術後的程序。

尊敬跟能力不是自己說說或謾罵就可以獲得的,那是要讓別人心悅誠服的給的。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回復  sana_weng


    接著談。
基本上,我是"游離型"人物,週遭的人比較不容易把我套 ...
sana_weng 發表於 2012-4-3 11:57


"以妳對你自己地位的自信程度來講,妳自己在公司裡面就是所謂的"能量高位者"。我不管妳在家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怎樣,但是,你沒有得到精神病,卻是你自己的"長輩"得到精神病,可見妳那位長輩是你們家族團體中的"壓力承接者(也就是能量低位者)"。

在關係當中,為何我會極力談論"鎖縛"的問題?因為不管妳是能量高位者or能量低位者,你都不可能想要結束關係就結束關係。雖然能量高位者在關係當中,通常都"很爽",也不會去管低位者的感受。
所以,你那位長輩的發病,某種程度可能也是種"反擊"吧?我也只能猜猜,因為沒有實際進行過諮商,也很難判讀全部的狀況。"


請注意你這段話裡的暗示,因為你不只是試著傷害我,你也可能傷害陪伴家人走過精神疾病的人。

我沒有對自己地位自信,我對我的專業有自信,那是在職場上應有的表現。天知道自我在業務時期遇到多少高階企業家,看過多少總經理及副總。如果真說他們教會了我甚麼事,就是越有能力的人、越在高位的人,他們那種謙沖自信、不卑不亢的氣度,不需要將名片頭銜拿出來鎮壓,就可以讓你折服。


我為何能陪伴母親的憂鬱症,那是因為我國中時期自己也走過人生的幽暗低谷、甚至嘗試自殺,所以我知道那時不需要任何言語勸慰,只需要理解相伴。所以版主這個主題能讓我感同身受,我多希望大家能夠不要經歷那種歷程、也不要有那種無力無助、永遠走不出去的痛。

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
冰藍~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你還看不出自己被隔離的原因嗎?

嗯,我只能說,自己保重。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本帖最後由 cach 於 2012-4-3 12:49 編輯

回復 52# indigoglo 剛巧我最近也在看黑暗,也是一種力量:將內心黑暗面化為生命力的〔榮格陰影進化論〕
聽了一位賽斯心靈輔導師的一個線上課程
把重點摘錄一下
害怕衝突的人其實是最霸道的人  
霸道的=非常的固執 衝突=不一致  也可以說害怕跟自己信念不一致的人是非常霸道的
所以害怕衝突的人其實是害怕不一致 害怕不相同
害怕衝突的人通常的解決方法: 壓抑自己跟隨對方 或是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一致性
認為一是一 二是二 不容許改變
比方說認為生氣是不好的 所以別人一生氣就會覺得失去一致性
為了完成自己的一致性 會去試著去讓別人不要生氣
害怕衝突的人其實是很介意外界的眼光 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外在
所以又會有一個特點: 希望別人是跟自己的想法一致性 一旦外在跟自己沒一致性 會隔絕外在以減少內在的衝突
或者會忍耐一段時間 然後火山爆發
不要害怕衝突 不相同 不同才好

當這個害怕恐懼消除時 其實你是不會介意別人跟你有不同的信念 或是想法
然後我很同意你說的 就從對自己誠實開始
二元不是拿來對立的  而是去體驗二元不同的好處


讓我想到一位朋友提過 "如果發現婚姻,愛情,工作收入,根本都不穩定,人生好似隨機運氣,跟賭博一樣,但是自己又痛恨賭博,覺得吃喝嫖賭的人都是壞蛋 那麼生活上就會產生很多讓自己很痛恨的情節 他這一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發

TOP

回復 63# sana_weng


    我祝福你,也祈願你安好。你是聰明人,更懂得自己的問題的。

    對不起、我愛你、請原諒我、對不起。

    冰藍~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我認同你、接受你、擁抱你,願你能找到你的平靜。
願你找到你的歸屬及無條件愛的人。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冰藍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我接受你、擁抱你、為你內在孩子受到的傷害哭泣
沒有一個人、一個靈魂應該受到那樣的傷害

你是有能量的、你是完整的、你是堅強的。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冰藍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2-4-3 15:43 編輯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5611
精神分裂症完全手冊:給病患、家屬及助人者的實用指南
第五版自序

  我覺得很幸運,能夠寫這本書的第五版。這本書持續受到讀者的歡迎與重視,並出版了俄文、中文、日文、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的譯本,讓我感到非常高興。

  重新修訂這本書的時候,我試著將近年大家關心的議題也放進去,於是有了新的章節,例如「復原模型」(Recovery Model)、「草藥治療」和「藥廠對處方模式的影響」。為了容納新的內容,我不得不縮短或刪掉一些原有內容,例如大家現在比較不感興趣的「情緒的表露」(expressed emotion)。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進展一直都是我們對未來最大的希望。我們開始接觸腦部神經化學、傳染和遺傳的祕密,有時候,答案似乎就要出現了。大眾也比十年前更能理解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腦部疾病。我最近教了一群法學院學生,二十個人裡頭,沒有一個聽過羅納爾德.賴因(Ronald Laing,在七○年代很受學術界歡迎,他主張精神分裂只是一個發育的過度階段),社會確實在進步之中!

  缺乏進步的是我們提供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醫療服務。事實上,在美國許多州裡,這些醫療服務還越來越差。一六九○年,約翰.洛克(John Locke)在《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裡就已經寫到我們對「暫時失去理性的瘋子」的公民責任。然而在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把惡意忽視當成公民自由。崔佛特(Darold Treffert)醫師很精確的描述如下:

  所謂的「自由」讓這些人身無分文、無助、生病、被逮捕、坐監。這不是自由,而是放棄(abandonment)。讓患者陷入瘋狂、痛苦和恐懼中,無法強迫患者就醫的「病患權利」,並不是權利,而是一種新型的監禁。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些接觸過精神分裂症的人更要努力,我們必須盡力為患者代言,因為他們無法為自己代言。唯有如此,醫療服務才會有所改善。

第一版自序(1983)

  「你的女兒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我跟一位女士說。

  她的回答是:「天啊,偏偏是這個。為什麼她得的不是血癌或其他的病?」

  我說:「可是如果她得了血癌,可能會死掉。精神分裂症比較容易治療。」

  這位女士哀傷的看著我,然後看著地板說:「我還是寧可她得的是血癌。」

  類似的對話發生了上千次,因此我寫了這本書。在絕望的黑暗中,這本書誕生了,它的父親是教育,它的母親是希望。這本書是為了受到精神分裂症影響的家庭而寫。我姊姊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或許你的弟弟、阿姨或兒子也罹患了精神分裂症。這本書提供一個科學的結構讓讀者了解其症狀、成因和治療,並針對家庭如何接受及適應這個疾病提出建議。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試圖讓大家破除各種迷思,將疾病除罪化。許多家庭被精神科專業人員灌輸了很多罪惡感。精神分裂症已經成為精神醫學領域的原罪。

  精神分裂症是一個殘酷的疾病。受到影響的人往往過著非常有限的一生,無法表達情緒、失去機會、無法達成理想患者的人生像是活在現代地窖裡,不見天日。我們總是誤解他們、無法提供適合的治療和復健、相關研究少得可憐,使得患者的命運更為可悲。因為我們的無知和忽視,精神分裂症有如詩人艾略特(T.S. Eliot)所說的「寒冷的煉獄之火」,讓患者的人生成為人間煉獄。

  或許時候到了。我們開始看到了一線希望--研究、治療、親友代言組織。希望這本書也能做出一點貢獻,讓精神分裂症脫離絕望的泥沼,進入美國醫療主流
真相並不存在

TOP

我愛你、請原諒我、謝謝你、對不起。

願你找到內在的平靜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TOP

回復 69# sana_weng


    恩..有些事說在多也是無解,關於你曾經自認是家中最無所謂,
後來你認為支持你妹的決定是對的,我不知道你只是附和她就覺得幫助了她還是怎樣,
也許是自私的認為也說不定,必進我不是你家屬或朋友我也不能多說什麼,
別人看到你的言論會生氣是因為當別人沒大大的在你身上貼上標籖時,
你卻在別人身上貼上"你不懂””級別差異””矛盾”
也許肢體沒做出傷害行為,但精神暴力上卻強逼別人應當妥協所帶來的傷害更難復原。

我讚成家中有精神病患時家屬也應該接受心理輔導。

TOP

這篇真是討論的真熱鬧......
MAYBE 很多事 幾年後回來看 就不一樣了...
想像現在是民國200年...回來看現再這篇文章,可能大家的意見又不一樣了
繞了一圈,真的只有持戒 才可禪定 才會生智慧

TOP

本帖最後由 lbboy 於 2012-4-3 15:49 編輯

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精神疾病的人格整合療法

作者:許添盛醫師


在我們生活周遭,精神病患們被視為瘋子、不正常,或被綁起來打針吃藥,或被同情為一群大腦化學質失衡的人,從來沒有一個人用正常的眼光來看待他們。這些病患的功能不佳,無法為自己辯駁,不但父母親和醫師不了解,旁人也永遠不會知道他們所受到的是這般對待;雖然現代醫療已人道許多,但仍缺乏一種真正精神上的同理及了解,他們的心聲是:「我沒瘋,我真的沒瘋。」但真的沒有人可以懂,甚至有的病患在精神病院一待就是一輩子。目前社會看待精神分裂的觀點,成為在黑暗世界裡的這群人內心最深的痛。在本書裡,許醫師呼籲大家,應該視精神分裂為一種文化現象、精神現象,而非病態現象、不正常現象,而強迫投以藥物予以矯正;我們要教他們如何整合幻聽,了解其含意,認識及面對內在的次人格
真相並不存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