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另類醫療/療癒法及養生新書介紹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2-7-11 21:11 編輯

此帖預計放最近有關另類醫療/療癒法及養生新書同學有資料歡迎加入 以新書為主  當然舊書如果覺得很寶貴也可以

療癒密碼:探萬病之源,見證遍布五大洲的自癒療法

2012/07/11補充: 此書有一地方錯誤 請看

http://phyllischan.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28.html







本書要告訴你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關係到你的人生、健康與富足。

  第一樣東西:地球上有某個東西幾乎能療癒生命中的任何問題。這個東西,是人體的免疫與療癒系統。

  第二樣東西:地球上有某個東西會關閉第一樣東西。這個東西,是壓力(但或許不是你所想的那種)。

  第三樣東西:地球上有某個東西能再次啟動第一樣東西。這個東西,是療癒密碼。

  一段為了治療重度憂鬱症而起的旅程,
  最終卻找到了解決所有人生問題的密碼……

  全美各大醫學研究機構發現90-95%的疾病源頭都來自壓力。

  壓力使我們的細胞處於警戒狀態,停止了正常的生長、療癒與維修活動。長此以往將會損害身體器官,首當其衝的就是免疫系統。

  本書作者亞歷山大.洛伊德為了治療妻子的重度憂鬱症,十二年來嘗盡了各種正統與非正統療法。二○○一年,他在束手無策之際發現了這個萬病之源,讓免疫系統重新發揮作用,因而治好了妻子的憂鬱症。他將這項發現發展為「療癒密碼」系統,如今全世界已有許多人利用這個系統,治癒了身體、情緒和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問題。本書的另一作者班.強生(也是《祕密》的作者之一)則利用療癒密碼,不到三個月便治癒了自己的漸凍人症,並開始在世界各地宣揚療癒密碼,希望讓更多人透過這個簡單的技巧,重新找回平衡而幸福的生活。

  療癒密碼並不「治療」健康問題,只處理「心病」,因為一切人生問題皆由心而起。

  但神奇的是,在使用了療癒密碼之後,許多想像得到的健康與心理問題幾乎都痊癒了。

  兩位醫學博士,透過親身經歷與多年的臨床經驗,教你阻斷壓力、重啟人體免疫和自癒系統的六分鐘「萬用療癒密碼」,以及十秒鐘立即抒壓見效的強力呼吸法。

  現在,請跟著本書,利用療癒密碼來解決你知道……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的種種問題。


目錄:


第一部 人生、健康和富足的七大祕密
第一章 祕密一:病痛與疾病的唯一根源
第二章 祕密二:壓力是由體內的能量問題引起的
第三章 祕密三:心病是療癒的控制機制
第四章 祕密四:重組人體硬碟,療癒細胞記憶
第五章 祕密五:你的人體防毒程式可能會讓你生病
第六章 祕密六:信念的力量
第七章 祕密七:當心與腦發生衝突時,獲勝的是心
第八章 全然的真相帶來療癒的力量


第二部 療癒生命中各種問題的方法

第九章 何謂療癒密碼?
第十章 六分鐘的「萬用療癒密碼」
第十一章 利用心病探測器找出問題所在
第十二章 十秒鐘解決情境壓力的「立即見效抒壓法


(資料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5353 )


**

此書的方法做完一次在十分鐘內

利用四組手勢加上肯定語等 來實行必要的療癒

關於手勢可以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ChH1zpVqoiI

(直接從02:00開始,聲音不聽)

目前網路找不到官版的手法影片

這些療癒的書已經看的不少了,感覺沒有哪個是能真正解決健康問題的,有病的話還是得上醫院
結果久而久之,這些療癒書已被一些醫生認為是導致病人延誤治療的原因之一,還說那些作者都是靠吹噓賺錢的

TOP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2-5-28 09:53 編輯

fengshen說的也是有道理

我也看了好多 ,但只是知識上多了很bites,真正幫助自己的應該還是運動和穴道保健

另外對於一般小病  應該爭議不大

但對於重症  比如台灣的許達夫醫生 提出另外的看法

我個人是認為 自己要為自己做主

任何方法 包括西醫 中醫 或另類療法

對於重症 都不能保證 其過程也無法複製

也就是說 甲做了某種醫療好了 那並不保證乙去就一定好

選擇了某種醫療  可能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

最近出版新書的林孝宗教授  他罹癌並依常規治療

他仍覺得大有不足

最後他利用了斷食法(日人石原結實推廣法)

讓身體好轉起來

故讓資訊傳播 (網路或書本的介紹)

有心人或許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生命之鑰

此為開此帖的用意之一

**

另外一個問題是重症是否因某種醫療而康復

或者奇蹟似的放棄醫療而自行痊癒

有沒有跟有所謂的生命藍圖有關?

至今我還未能建立自己的理解與說法

TOP

藏藥學
>>按此連結<< 百度百科


歷史沿革藏醫藥學是中華民族醫藥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著3000多年曆史,在西藏這塊神奇而廣闊的雪域大地上,勤勞勇敢的藏民族憑著自己世代積累的醫藥經驗,用他們的智慧和勞動同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抗爭,並吸取鄰近地區的醫療精華,創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藏醫藥學。經歷了千百年臨床實踐證明,以及歷代藏醫大師潛心鑽研和經驗總結,形成了療效確切、獨立完整的藏醫藥學體系。其中藏藥學是藏醫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原始的藥是開水,最初的醫療者是拉蒼巴”這說明了藏醫學實踐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從藥學實踐中開始的,雖然在以後的整個醫學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理論和實踐內容的側重點,但是醫學和藥學的理論及實踐方法是同一個根源。
  其中藏藥學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藏族人民開始在雪域高原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就逐步學會了一些食物的醫藥性能,在醫藥的朦昧時期,就已經知道“有毒就有藥”的道理,這就是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因中毒而導致某些病痛,從而發現藥物的過程,這是藥物知識的積累過程。
  最早的醫學著作《醫學大典》和《無畏的武器》,由於早已遺佚,無從查考,但其中必然有藥物方面的內容,當無疑問。現存最古的醫著,公元八世紀上半葉成書的《月王藥珍》中,已經載有藥物780種,其中植物藥佔一半以以,達440多種(佔56。4%),動物藥260多種(佔33。3%),其餘80種(佔10。2%)是礦物藥。書中所載的藥物,主要是結合疾病來論述的,也有一些專章專門討論如五靈脂、硫磺以及粉劑、膏劑、湯劑等各種製劑及具體藥物,也曾偶爾提到一點帶理論的東西。但總地說來,當時的藥物學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
  同一世紀下半葉的《四部醫典》既是藏醫基礎理論的奠基作品,又是在藏藥學方面打下堅實基礎的經典著作。書中提到的藥名,在1000種以上,對許多藥物的來源、質地、貴重珍寶藥、石類藥、土類藥、木類藥、精華類藥、濕生常用的藥物。這部古典著作還把藥物按其治病的作用分成十七類,即治熱性病藥、治赤巴病藥、 治血病藥、治瘟疫熱性培根病藥、治隆病藥、治寒性培根病藥、治黃水病藥、治虫病藥、治腹泄藥、治尿病藥、催吐藥、下瀉藥等。
  在吐蕃王朝崩潰之後,西藏地區處在割據的混亂狀態,此時,由古天竺輸入一些醫學,主要是壽命吠陀醫學的“八支”,一些藥學專著也相繼出現。主要的代表作有《甘露精義八支密訣》、《藥診八支》、《甘露八部》、《草藥大全》等等,其中藥物的分類法大致仍然與〈四部醫典〉的相差不遠,只是在內容方面做了一些充實。
  此後的四個世紀,各個學派不僅在醫學臨床方面出現繁榮的景象,在藏藥上更顯出爭鳴的重要意義。南方學派在用藥習慣上善用清涼性藥物,對藥物的形態特徵、 生活環境比較注意,他們還繪製了不少藥物的形態掛圖,對藥方的配製,也提出不少意見。其代表著作如《千萬個舍利》、《祖先口述》雖然不是藥學專著,但其中有關藥物的內容,都有獨至的見解,尤其是後一部書,至今仍被藏醫學家所推崇。北方學派則善於應用溫熱性藥物,這與當地高原環境有關。這一派同樣也繪有不少藥物掛圖,尤其是倫汀堆孜久美在繪圖的技術方面,更為後世所推崇,成為其後成套系列的醫學掛圖的藍本。他們還有不少有關藥物方面的作品,如《珍寶圖鑑》、《藥方秘要》等。
  十七世紀以後,藏藥由於理論和經驗的不斷積累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方面表現為彩色醫藥掛圖的完成,其中藥物學的內容十分豐富,色彩鮮豔、形象逼真,有些足以為鑑定藥物之品種的依據;另一方面則是十九世紀問世的《晶珠本草》的著成。它可以說是集藏藥學的大成,在藏藥學發展史上是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其所載的藥物,共分十三類,二千二百九十四種。它對於統一藥名、訂正謬誤、鑑別品種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理論性的問題,與每一種藥物互相結合,使之具體化,使後世有所遵循,成為藏藥學史上的重要典籍。


藥理藥物治療在藏醫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吐蕃時期就有了“有毒就有藥”的記載。但藏藥學與藏醫學在早期是相互融合的,並沒有單獨的藏藥學專著,從7∼8世紀的《月王藥診》和《四部醫典》的內容中就可以看出。直至10世紀才開始有藏藥學的著作問世。到了18世紀,藏藥學著作已約達120部,其代表作首推《晶珠本草》。這時是藏藥學史上的興盛期。



早在公元前,藏族先民在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中就已經發現了某些動、植、礦物有解除人體疾病的功效,如用酥油止血,治燒傷、燙傷;用青稞酒通經活絡散瘀,等等。這些經驗通過言傳口授保存於民間,而這一時期就是藏藥學的啟蒙時期。
  現存最早的一部藏醫學著作是《月王藥診》。其中就記載有藏藥780種,包括植物藥440種,動物藥260種,礦物藥80餘種。而到《四部醫典》問世之時,其中所載的藥物已達到1000種以上。6∼9世紀中葉是藏醫藥學史上的關鍵時期,雖然此時的著作大都是藏醫學與醫藥學的合著,但為後來的藏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直至清代出現了著名的藏藥學專著——《晶珠本草》,其中共載約2294種,在藏藥的分類方法中是頗具代表性的。根據藥物的來源、質地、生境和入藥部位等將藏藥分成13類,包括珍寶類、石類、土類、汁液精華類、樹類、濕生草類、旱生草類、鹽鹼類、動物類、作物類、水類、火類、炮製類。樹類又分為葉、花、果實、枝、桿、皮、樹脂等7類。旱生類系草本,分根、葉、花、果實、地上部分和全草等6種。這種分類方法比較科學,至今在植物和藥物分類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藏藥的應用中,礦物藥和動物藥幾乎佔了用藥總數的一半以上,這在其他古代傳統藥學中是很少見的,這可能與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及其所形成的民族風俗習慣有密切的關係。而且藏藥中有不少藥物只產在高海拔的環境中,如高山雪蓮花、喜瑪拉雅紫茉莉等,這也是其他醫療體系中少見的。
  藏藥學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為藥物的生長、性、味、效與所謂五源(即水、土、火、風、空)有密切關係;二是認為性、味、效是臨床用藥的理論基礎。
  藏藥有六味、八性和十七效。六味是指甘、酸、咸、苦、辛、澀六種,其滋養身體的力量依次以前者較大。具有甘、酸、咸、辛味的藥物能醫治隆病,具有苦、甘、澀味的藥物能醫治赤巴病,具有辛、酸、鹹味的藥物能醫治培根病;八性是指8種性能,即重、潤、涼、熱、輕、糙、鈍、銳,在臨床應用中要依據對治的原則,即熱性病以寒性藥物治療,寒性病以熱性藥物治療,寒熱並存的疾病以寒熱藥兼而治之;十七效指17種對治功效,寒與熱,溫與涼,幹與稀,潤與糙,輕與重,穩與動,鈍與銳,柔與燥及軟。總之,藥物的功效是以寒熱為主導的,熱的效能醫治寒性病,寒的效能醫治熱性病,只有判別清楚疾病的性質,然後用與病性相反的藥性藥物治療,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對“三因”所致的病症,也要講求藥物的性效,治療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如治療隆病,宜用具有重、穩、鈍、柔、潤、乾等藥性的藥物,以使體質結實,抵抗力增強;治療赤巴病則用具有涼、稀、鈍、潤、軟性的藥物,以滋潤身體;而治療培根病則以具有辛、銳、糙、輕、動等性質的藥物,使身體產生較多的熱能。
  藏藥的劑型也有其獨特之處。常見的劑型有丸劑、散劑、湯劑、膏劑、藥油、藥酒和滴劑等。在配製之前應首先對原料藥材進行鑑定。這包括品種、質量等,然後再按炮製通則予以加工炮製,萬可按照處萬刑量進行配製。最常用的劑型是丸劑,係指藥物細粉加適宜的粘合劑製成的圓球形製劑,又分水氾丸、浸膏丸、酥油丸、藥油丸等。藏藥雖然也有湯劑的使用,但一般很少,這可能與高原地區的氣壓低、水的沸點低有關,在這種條件下很難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完全煎熬出來。
  藏藥十分講究對藥物的砲制。一般的砲製手段有篩、刮、洗、漂、碾、炒、煅等,根據不同藥物的特點而分別選用。同時也很注意選擇適當的時間來採集藥物。在不同的季節,根據藥用的特點分別採摘其根、莖、花、葉等部位,然後去除其雜質,陰乾、曬乾。
  當然,藏藥也有不少成藥,包括二十五味珍珠丸、十味訶子散、八味石榴清肺散、九味牛黃丸、珍珠七十味等。其中的一些,如珍珠七十味對神經系統疾病的療效顯著,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藏藥學專業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藏藥學
  學科門類:屬於醫學大類,藥學類
  專業代碼:100805W培養目標  藏藥學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熟練掌握藏醫基礎理論和藏藥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掌握現代藥學基礎知識、全面系統地掌握藏藥藏藥材辨認、配製、藥理分析和研究技能的高素質藏醫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藏醫基礎醫學和藏藥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掌握一定的現代藥學基礎知識,全面系統地掌握藏藥材辨認、配製、藥理分析的基本技能。知識技能  通過學習,將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和藏藥學基礎理論、知識及技能,以及與藏醫學有關的現代醫學知識;
  2、全面掌握藏藥基本知識、藏藥材辨認及配製技能,掌握藏藥炮製及製劑技術;
  3、掌握一定的現代藥學基礎知識,能夠結合現代科學知識來分析藥理及藥物性能;
  4、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藥方,能夠獨立配藥的基本技能;
  5、基本掌握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技術;
  6、了解並掌握GMP有關內容;
  7、掌握藏醫天文曆算的基礎知識;
  8、能夠順利閱讀和整理藏醫古典醫籍;
  9、具有藏醫學教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課程設置  藏醫概論學、藏醫人體學、藏醫病機學、藏藥學、藏醫三大基因學、藏醫保健學、藏醫倫理學、藏藥植物學、藏藥動物學、藏藥礦物學、藏醫藥物學、水銀洗練法、藏醫常用配方學、藏藥冶煉學、藏藥炮製學、藏藥方劑學、藏藥瀉治學、藥理學、藥劑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製劑分析、生藥學、民族藥物學、藥事管​​理學等。

TOP

晶珠本草
>>按此連結<< 百度百科



《晶珠本草》(又名藥物學廣論、無垢晶串;藏名音譯為(齊美協稱)或(協貢協稱),藏名又稱(協稱)或(資麥協稱))不分卷(約清乾隆時期)帝爾瑪•丹增彭措撰。鑑於它的內容和價值,可以和《本草綱目》媲美,被列入我國經典本草著作,載入歷史和藥學教科書中。


簡介《晶珠本草》又名《藥物學廣論》或《無垢晶串》(藏名《海貢海昌》或《資麥海昌》),是著名藥學家帝瑪爾–丹增彭措所著。作者對青海東部、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部進行了實地調查,核實資料,並結合歷代藏醫藥書籍中的藥物記載作了考證,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約於1735年完成此書,於1840年木刻版印刷本問世,集藏本草之大成,留傳後世。《晶珠本草》分上、下兩部。上部為歌訣之部,以偈頌體寫成,對每種藥的功效進行概括論述;下部為解釋之部,以敘述文寫成,分別對每種藥物的來源、生產環境、性味、功效予以敘述。根據藥物的來源、生長環境、質地、入藥部位的不同,分為十三類。其中珍寶類藥一百六十六種;石類藥五百九十四種;土類藥三十一種;汁液(精華)類藥一百五十種;樹(莖、幹、枝)類藥一百八十二種;濕生草類藥一百四十二種;旱生草類藥二百六十六種;鹽鹼類藥五十九種;動物類藥四百四十八種;作物類藥四十二種;水類藥一百二十一種;火類藥十一種;膏汁類藥八十二種。在樹類,旱生草類,濕生草類藥物中又分根及根莖、莖、枝、葉、花、果實種子、全草、皮類等。在動物藥中又分頭、腦、角、眼、舌、齒、喉、心、肝、脾、腎、胃、腸、生殖器、骨、骨髓、脂肪、肉、血、皮、毛爪(蹄) 、乳、便、昆蟲等。


地位及影響共收載藥物二千二百九十四種,這是歷代藏醫藥書籍收載藥物數量二千 ​​二百九十四種,這是歷代藏醫藥書籍收載藥物數量最多的經典著作。這本書對藥物的分類方法是比較科學的,至今在植物分類學、動物學、天然藥物學的分類上仍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書中記載的藥物,除去重複的,實有一千二百二十種,比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收錄的藥物多423種。在《月王藥診》、《四部醫典》中雖然從理論上提出了六味、八性、十七效,但沒有在具體藥物上予以體現。而《晶珠本草》中每種藥物都講述了味、性、效及其用藥的注意事項,這就給藥物學增添了具體內容,更為學習藥物學的人指明了用藥的道理所在。由於《晶珠本草》收載藥物種類很多,內容豐富,考證全面,訂正確切,因此,為中外研究天然藥物的科研工作者所重視。加之所收載之藥物絕大部分是青藏高原主產種和特有種,更是引人關注


作者生平丹增彭措具體生卒年均不詳。從八歲起,他便在眾多的學者跟前聽受、攻讀醫學著作和十明之學,學業優殊,名聲漸隆藏區。以後他在西藏阿卡 ​​地方(今昌都貢覺縣)境內創建杜瑪寺,並長期居住該地著書立說,寫就了佛學、聲韻、工藝、曆算等著作多種。尤其是他經過親身調查,總結前人經驗,寫出了不少醫藥學方面的書,如:《實用製藥程式選集.普照日輪》、《藥方集要》、《丸藥配方》、《醫藥異名釋要》、《針灸學》等,在藏醫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丹增彭措通過對青海東、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部等地的大量實地調查研究,反复核實資料,並結合對歷代藏醫藥中的記載作了考證,吸收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積累下來的經驗,用20年左右的時間,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終於完成了藏醫藥學名著《晶珠本草》的撰寫工作。


TOP

月王藥診
>>按此連結<< 百度百科


月王藥診簡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藏醫學古典名著。


來源關於《月王藥診》的來源,說法不一。其一,由漢族僧醫瑪哈亞納從漢地伯紀巷瑪哈處帶來吐蕃,後譯成藏文。(德格版《月王藥診》後序);其二,第司·桑傑嘉措據《月王藥診》第一百一十三章記載認為該書來源於五台山,其三,來源於中醫學書籍說。《吐蕃王統世係明鑑》中記載:公元七一O年,公主帶來各種工伎書籍。這些書籍中的醫藥書籍由漢族僧醫馬哈金達(Mahagyinda)、藏族醫生瓊布孜孜 (Khyun-Po Tsetse)、瓊布通朱(Khyun-po Dam-tshugs)、角拉門巴(RCog-la sMan-pa)等人譯為藏文。《月王藥診》就是這些譯本中最重要的一本。
  據此,《月王藥診》來源於中醫藥書籍是無疑的。從內容分析,它是以中醫藥學為藍本,把藏醫的經驗和藏醫的理論增編進去,同時又吸收了天竺醫藥學的內容和理論。
  據推算,《月王藥診》可能是公元八世紀上半葉編譯而成。《月王藥診》有三種譯本,因譯本不同而有一百二十章、一百一十五章、一百一十三章之別。
  《月王藥診》在人體生理構造方面,講述了腦髓的構造、形狀、大小及骨骼、四肢、脊椎、肌肉和五臟六腑;在生理機能方面突出講述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對生理、病理起著主要協調作用,而氣血是生命活動的動力;在疾病起因方面,闡明了內在因素是三大因素的失調。外因是起居不適、生活不當、邪魔作祟;在疾病分類上,歸納為寒性病與熱性病兩大類;在病的診斷上提出瞭望、聞、切的診斷法;在治療方法上總結了內外兩治法。
  在藥學方面,記載了一千多種單藥、方劑,歸為寒性與熱性兩大類,並與臨床的寒性病與熱性病而成對治。對散劑、膏劑、湯劑、瀉下劑、催吐劑、舒脈劑、酥油藥劑等十餘種劑型作了記述。此外,對食物的營養療法作了評述;對食物和藥物的中毒和預防也作了記載。


參考價值《月王藥診》是藏醫學的奠基之作,是現存最早的古代藏醫藥著作。它對於研究藏醫學起源,早期歷史,對研究藏醫學與中醫藥學、天竺(今印度)醫學的相互關係,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月王藥珍香
古格藏香坊所出皆為純正德格坊間傳承,經現代工藝優化之藏香,主要依德格印經院幾百年流傳下來的



古老雕版所載,西藏諸大教派傳承經續中名香與藏香方。印度祖師傳入西藏的熏香配方,和合佛經中記述的種種好香,依藏醫名著《四部醫典》及蓮花生大士《除污穢薰煙經》,以三殊勝攝受發心,於浩瀚經藏中深入香嚴,溯源返樸,恭研虔制出品的《古格藏香》系列,皆為藏傳熏香中之上佳名品。
  《月王藥診》是現存最早的古代藏醫藥著作。記載了一千多種單藥、方劑,歸為寒性與熱性兩大類,以其在疾病起因方面,闡明了內在因素是三大因素的失調。外因是起居不適、生活不當、邪魔作祟;月王藥診香針對生活不當之現代都市亞健康癥結,外邪寒症的熏治,以芳香扶正、通泰活絡、辟惡邪,是一款藏藥保健珍品香。

TOP

四部醫典>>按此連結<< 百度百科


藏醫學的主要醫典是《居悉》(即《四部醫典》),相傳為玉妥.雲登貢布編著。但據《玉妥?雲登貢布》記載,又說此醫典是譯師白若雜納翻譯的作品,雲登貢布對它進行了補充和註釋.目前見到的幾種版本,已不是原來版本了。相傳了十一世紀時,雲登貢布的後裔玉妥.薩瑪吸收《月王藥珍》的精華,對《四部醫典》的內容作了進一步充實。五世達賴喇嘛時期,著名學者第司.桑嘉措對《四部醫典》進行了校對和修訂;十三世達賴喇嘛時,又組織人員對《四部醫典》的文字進行修訂




四部醫典《四部醫典》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各種疾病的分類以及生理、病理、診斷治療、藥物配方等等。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正在研究藏醫學。前蘇聯藝術家出版社曾出版《藏醫圖集》,他們認為《四部醫典》和《藏醫圖集》是舉世無雙的藏醫文獻,對它所引起的興趣遠遠超出了醫學範圍。




藏醫的原理藏醫把人體的生理功能概括為“隆”(指氣、風)、“赤巴”(指火)、“ 培根 ”(指粘液)三大因素。

現存西藏藏醫藥文化博覽中心的《四部醫典》


“隆”在人體中的功能是維持生命、氣血運行、肢體的活動和分解食物等等。“隆”基本分為五種;即:“持命隆”、“下泄隆”、“上行隆”、“平住隆”和“通行隆”。
  “赤巴”就是膽汁,在人體內的功能是產生和調節體溫、保持氣色,生智慧、助消化等等。“赤巴”基本分為五種,即,消化赤巴、容光赤巴、行​​動赤巴、視力赤巴和增色赤巴。
  “培根”即誕液,在人體內的功能是供營養、長脂肪、調皮膚、正常睡眠等。“培根”也基本分為五種,即:根基培根、研磨培根、嚐味培根、饜足培根和粘合培根。
  藏醫認為,以上三種因素的機能如果在人體內維持了平衡,就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反之,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藏醫還認為,人體是由七種物質組成的,即:飲食的精微及血、肉、脂、骨、髓、精。人體的五臟六腑,不是孤立的存在物,通過經絡與其他器官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人體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有密切關係,各項生理功能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受到影響。


藏醫的診斷採用“ 望、摸、問 ”的方法,切脈時,同樣以“ 寸、關、尺 ”配屬五臟六腑,而且十分重視“尿診”。

《四部醫典》醫學唐卡

[1]


 治療時,除使用植物、動物、礦物等藥物外,還配以穿刺、放血等療法。
  胚胎學是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公元七世紀,藏醫就開始了對胚胎學的研究,並初步記述了人體的胚胎髮育,《四部醫典》中詳細記述了胚胎髮育的整個過程。《五部遺教》之一的《洛本嘎唐》中也記載:“胚胎首先要經歷魚期,其次要經歷龜期和豬期”。藏醫對人體發育的研究,在許多方面要早於外國學者。

『古格藏香坊』《四部醫典》藏藥名香




如意珍寶香四部醫典》中明智仙長對於時下無名濁熱、毒熱,易疲勞、氣血淤滯,抑鬱煩躁等症狀提出了多種預防,調養形式,尤其是具有香氣的各種藥物等煙熏和外敷。

古格藏香坊依四部醫典所載經典方劑,以晶珠本草所記載的珍寶藥物,依現代藏醫實踐與指導,精研虔制二十五味的如意珍寶香,可預防霧瘴疫病癘從鼻吸入,是一款針對夜夢不祥,神誌恍惚,思維迷亂,四大失調等都市亞健康病況,均有改善的普熏瑞品。


燒熏闢疫大鵬香《溫疫論·原病》說:“疫者;感天地之癘氣……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從口鼻而入。”其病因及病緣如藏醫學經典《四部醫典》中明智仙長雲: “ 由於眾生貪欲之故,倒行逆施,乖戾之氣瀰漫天空;結成雲霧,籠罩大地。於是時疫,腸痧,喉蛾疔毒等疾病接踵而來。另四時虧盈,勞損、惡臭、忿怒、恐懼、愁苦等折磨,飲食失調,變生疫癘。”

古格藏香坊依四部醫典所載經典方劑;以紫檀、安息香、紅景天、荳蔻、木香、麝香等26味,精研虔制的燒熏闢疫大鵬香,是一款配伍殊妙,燒熏避免罹患傳染病,消除流感、鎮伏癘瘟的天然藏藥香、為現代居家常備,預防時疫的居家普熏瑞品。


古格寢香在四部醫典中,藏醫學導師明智大仙對影響人之氣血的憂慮過度,失眠、飲食無度以及心神不安;恐懼,頭腦暈眩、口澀、記憶衰退、失眠、夢中驚擾,體內機能失調等謂之龍病的病因、病緣、診病作以精確釋意及治療形式。尤其是針對安寧夢寢、調整夜晚人體機能及提升綜合免疫力之藥物、功用有詳盡記述及基方。
  古格藏香坊依四部醫典所載經典方劑;以紫檀、肉桂、木棉花、荳蔻、紅花、蓽茇、沉香等36味,精研虔制的古格寢香,是一款化濁扶正、散鬱通泰、活絡氣血、醇馨生養的居家寢熏瑞品。

清神甘露香

  《四部醫典》中意生大仙問道:“末劫之際,疾病蔓延時期,有沒有預防的辦法?懇求眾生的救星賜予教誨。”
  導師回答道:“善哉!意生大仙。在劫波末期,魑魅突然施放瘟疫、鬼女、空行傳播疾病,外道徒毒害眾生,此時自己和他人的預防非常重要。首先是傳染疾病的預防,冰片、六妙藥、麝香、阿魏、安息香、水菖蒲,具有香氣的各種藥物等煙熏和外敷、口服,皆能預防各種傳染疾病。
  古格藏香坊依四部醫典所載經典方劑,精研配伍二十一味清神甘露香,是醒腦爽神之晨香,嗅聞此香消熱毒,散鬱通泰,能迅速振奮精神、活絡氣血,可預防霧瘴疫病癘從鼻吸入,是一款醇馨生養的天然祥瑞藏香。





TOP

蒙族醫學
>>按此連結<<  百度百科


蒙古族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傳統醫學。簡稱蒙醫學、蒙醫。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蒙醫學在形成過程中,是以本民族的醫療實踐為基礎,吸收了藏醫學的基本理論,結合當地民間療法和漢地中醫知識所形成的一種民族醫學。


========


蒙醫藥學形成蒙醫藥學是蒙古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它吸收了藏醫、漢醫及古印度醫學理論的精華,逐步形成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地域特點和獨特理論體系、臨床特點的民族傳統醫學。


=========


蒙醫藥學發展史自古以來,蒙古民族過著游牧生活,在與乾旱、寒冷、潮濕、風雪等自然鬥爭中,不斷積累了許多適合當時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地理氣侯特點的醫療知識和方法。蒙古人民由於主要食用牛、羊、馬等動物的肉和乳食品,所以對這些動物產品的醫療作用有很多的了解,而且飲食治療在蒙醫藥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因其居住地寒冷潮濕故使用灸療法也是北方蒙古族早期常用的治療方法,又因其民族常年馳聘在廣闊的草原上,經常發生戰傷、摔傷、骨折,故正骨、正腦、燒灼療法也是早期蒙醫的重要內容之一。
  13世紀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民​​族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帝國,蒙古社會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隨著同國內各民族,特別是和漢、藏民族之間的往來及與印度、阿拉伯和歐洲等國交往,蒙古民族的經濟文化得以發展,創造了蒙古文字。蒙醫傳統療法及臨證用藥、理論、實踐等諸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蒙醫骨科、外傷治療、馬奶酒療法以及藥物學方面的知識均有了新的發展。在《元史》裡,載有1226年蒙古軍中流行瘟疫時,曾用大黃醫治之事。內蒙古特產藥材肉蓯蓉,在《飲膳正要》、《本草綱目》等書中都有詳細記載。
  14世紀蒙古族翻譯家沙拉布僧格,將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最勝王經》譯成蒙文。隨之古代印度醫學的部分理論初次傳播於蒙古地區。1576年藏醫經典巨著《四部醫典》傳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爾經》於17世紀末被譯成蒙文,對蒙醫藥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蒙醫學在傳統的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了藏醫學及古代印度醫學的以陰陽、五元(五行)學說為基礎的“赫依”、“協日”、“巴達干”理論和七元素理論以及中醫知識,結合蒙古地區的特點及民間療法,創造性地加以改造和發展。
  清朝初期,傳統的蒙醫骨傷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如蒙醫綽爾濟默爾根對於四肢不能伸屈的關節脫臼、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伊希巴拉吉爾在《甘露四部》中,把蒙古正骨術、創作醫療術等傳統醫療經驗結合理論詳盡地論述了“創傷醫療術”、“骨傷療法”、“脫臼復位術”和“震腦療法”等的理論和與實際操作的內容,使蒙醫外科學方面的理論和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藥學方面,蒙醫學家們創造了適合本地區的獨特的配藥法、用藥法等,同時吸收了漢藏等兄弟民族的藥物學理論知識,使自己的藥理學理論更加完善。17世紀的兩部書《醫傷根除病痛甘露方》和《五五製藥方集》反應了蒙古地共多寒症的一面;伊希巴拉吉爾寫的《認藥白晶藥鑑》一書,是比較豐富的蒙藥學著作,收錄801種藥,並寫進藥浴、礦泉療法等內容;《蒙藥正典》是一部比較完整的蒙藥學經典著作,共收載879種藥,並附有599張圖;《蒙醫金匱》是一部較為完整的蒙藥學方選集,收載內、外、婦、兒、五官及熱病、傳染病等臨床各科的200種藥方。
  在疾病的診斷方面,形成了以問、望、觸為主的診斷學並逐漸有了分科。《脈診概要》和《甘露之泉》所述“切脈、檢尿、問診、憑經驗診察、舍取診察”等五種診斷法;伊氏之《白露醫法從新》中的外傷和脫臼的診察法等,都是傳統診病方法與理論相結合的產物。《白露醫法從新》將臨床疾病分為內科、熱病科、傳染病科等十三個大科。
  元代以前的蒙古族以游牧生活為主,從一些散見文獻零星的記載中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已利用酸馬奶、肉蓯蓉等治療疾病,並且掌握了艾灸火燒等治療方法。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統一中國。元政府除設置太醫院、禦藥院外,還分別在大都(北京)和上都(開平)各設回回藥物院一所。太醫院飲膳太醫忽思慧著《飲膳正要》一書,為現存最早的營養學專著。書中記載了相當大量的蒙古族飲食衛生及飲食療法的內容,蒙古族常用的馬奶,牛骨髓、乳酪等食品在書中佔相當比重。元代還有一位蒙古族醫學家沙圖穆蘇撰有《瑞竹堂經驗方》15卷,書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醫學的某些特點,如其中治療風寒濕痺的方劑較多。元代回回藥物院還編有《回回藥方》一書,現僅存殘卷,其中也有蒙醫學的踪跡。明代中末葉,隨著西藏喇嘛教輸入蒙古,藏醫學也傳入蒙古地區,印度醫學也被介紹到蒙古,藏醫的《四部醫典》和印度醫的《壽命吠陀——八支心要集》開始在這里傳播。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對蒙醫藥學的繼承和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對眾多蒙醫典籍進行了翻譯和整理。現在,蒙醫廣泛利用自然科學成果和現代診斷方法,不斷豐富和革新自己的傳統診斷方法,成為嶄新的民族醫學,為祖國醫學的更加豐富和發展,為增進人類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


蒙醫學著作蒙古醫學家開始把自己的傳統醫學與漢、藏、印醫學理論相結合,編寫了大批著作。較出名的有佔布拉著的《醫法海鑑》一書,記述了蒙醫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爾的《甘露滴珠》、《甘露醫理》 、《甘露診療》、《甘露臨證鑑別診療集》、《識藥晶鑑》是一整套蒙醫藥著作;還有洛布桑·索勒日哈木的《脈訣概要》、《巴莎木製藥法》、《藥物識別》;佔布拉道爾吉的《蒙藥正典》;羅布桑·全普樂的《實用蒙醫藥學》等等。正骨是蒙醫學特長之一,這與蒙古族騎獵生活有關。蒙醫史上有不少正骨名醫,如清代的覺羅·伊桑阿,糾正四肢關節脫臼和骨折,常能手到病除。他還採用冰凍麻醉法,切開整復粉碎骨折,用桑白線縫合。他還傳授了不少弟子,為蒙醫學作出很大貢獻。1949年以後,蒙醫藥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在廣大牧區和農區,普遍建立了蒙醫醫院,自治區和部分盟市先後建立了蒙醫藥科研機構,自治區還建立了培養蒙醫的高等院校,使蒙醫學獲得了新生。


===========


基本理論與醫療實踐蒙醫學的基礎理論  蒙醫學的基礎理論有陰陽五行、五元學說及三根、七素之說。陰陽五行與漢地學說相似,古代蒙古人以蒼穹為“父天”(陽),世界為“母地”(陰),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5種物質運動變化構成的。五元學說與之相似,只是將五種物質換成了土、水、火、氣、空,把父精母血看成五元的基因。三根說與藏醫學的三因學說相近,它認為人的本基是赫依(氣)、希拉(火)、巴達干(水和土),並以三者關係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七素說認為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有七種,即:水穀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這七素與上述三根有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這一點也與藏醫學相近。此外,蒙醫學還有臟腑說、白脈說、黑脈說、四季發病規律、南北人群發病差異,以及瘟疫、熱病的獨特理論學說和治療方法。

============
蒙醫學的診斷  蒙醫學的診斷亦有問診、望診、觸診三種檢查方法,方法與漢地中醫學及藏醫學相近,但理論卻是以蒙醫學的三根、七素等學說指導。蒙醫學還總結出在臨診時可能會出現的四種誤診和五種假像等複雜情況,為正確診斷提供了參考。

============
蒙醫學的疾病分類  蒙醫學將疾病分為陰性病和陽性病兩大類型,再區分為赫依、希拉、巴達干3種病質,再將病質各分為4門,404病,1116證。蒙醫學的治法有藥物療法、飲食療法、正骨療法、正腦術、灸療、放血療法、阿拉素療法、瑟博素療法、灌腸療法、燙沙療法、油脂療法、罨敷療法等等。藥物療法是以藥物的17種功能( 柔、重、溫、脂、固、寒、鈍、涼、和、稀、燥、淡、熱、輕、銳、澀、動)分別去克制病證相應的20種基本性質(赫依:糙、輕、寒、細、強、動;希依:脂、銳、熱、輕、臭、洩、濕;巴達干:脂、寒、重、鈍、柔、固、粘),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飲食療法在蒙醫學中源遠流長,在《蒙古秘史》中就有用馬奶酒救治大出血昏厥病人的記載,《飲膳正要》更是突出反映了蒙醫學食療食養的特長。蒙醫傷科經驗豐富,正骨名醫也很多,他們採用燒灼、蒸汽、按摩、藥浴等特殊手法治療骨傷,往往手到病除。放血療法是將一定部位的淺部靜脈切開或刺破進行手術放血的方法,蒙醫學以這種方法治療由於血、希拉引起的熱性疾病。放血步驟有術前準備和正式放血兩步,術前準備又分遠行和近行的不同,遠行指熱病尚未成熟,需先服三天清血湯藥,使正血與病血分離;近行在放血前不服藥,僅通過曬太陽、烤火來取暖驅寒。正式放血還有結紮、選穴、放血、觀察血色血量和輔助治療等。


=============


蒙藥理論蒙藥理論有五元、六味、藥力、藥性、藥物功能等。蒙藥材多取自野生植物,據文獻記載,蒙藥材有2230多種,經調查內蒙古全區可供利用的野生藥材有800 多種,除當地自產藥材外,中藥、藏藥也與蒙藥交叉使用,如肉蓯蓉,中醫用於滋補強壯,而蒙醫多用於胃病;肉荳蔻,中醫煨用於暖脾胃,澀腸,下氣,蒙醫用生肉荳蔻治療心髒病,並用其假種皮肉荳蔻衣(藥名為玉果花)治療風、氣、白脈病。蒙醫多用成藥,很少開方,一般成藥有400餘種,單驗方1500多首。蒙成藥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膏劑、酒劑、油劑、灰劑、攪合劑、草藥劑、金石劑等10個劑型。




TOP

>>按此連結<<





遊泰學按摩 臥佛寺傳古技

2012年7月17日 下午3:33 - 中央社 2:07

cnavideo.cna.com.tw 到泰國旅行,許多人會想嘗試道地的泰式按摩, 甚至現在也很流行,到按摩學校裡學個一招半式, 在曼谷臥佛寺裡就有這樣的地方, 而且是第一所官方核准的傳統醫藥學校。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2-8-3 02:57 編輯

回復 13# ronaldw44


   這一部很正點,腰以下的走向開口確實是在那位大師足下所按摩的地方我常常也在想 經脈在走的線,在書籍上 在圖畫上 ,怎麼和自己實際感覺到的不太一樣像是腳部就是經過生殖器後方 菊花台 前面, 走過的感覺 非常像是在皮膚,
順著大腿內側往下走,如果仔細看,他會攀上再骨頭和筋的夾縫處經過一直到腳踝,順著腳底板的內側一直到腳大拇指頂端,然後暈開 旋轉
經脈在走的地方,實際上用手去摸 他是一條很滑順的線條
像是上次練習,就像是影片裡頭那位大姐所按摩的地方,還要在身體內部上方一些的地方開始,微微的一股炁,往脊椎方向上去
有時候 在身體內 他走的非常短,一下子就消失了

修正為:第四式 太陽穴:太陽穴正上方約一•三公分處,往後腦杓移大概一•三公分,位於頭部兩側。
像是這個修正,我個人的經驗,感覺上他還是有點不太對,
位置大約是在你正面照著鏡子注意看著你的瞳孔外部的白色眼球,往上面對去,經過髮際線後方大約兩公分的地方,穴脈開口是在那裡(每個人頭的大小不一定所以還要再調)
穴口開,會非常像是小螞蟻在那裡爬很癢,(小泡泡在那冒泡)
有時候他會向前流有時候他會向側邊走繞過耳後,流下至肩膀,順著斜方肌走向背後大約在往下流大約三至五公分就會消失
有時候從身體末梢 往身體裡面走(大多都是一種壓力感,溫度低,比較像是風吹)
要引起經脈能夠非常明顯的走動,好像真的需要一些方式
這個經典上 圖片 書籍 都沒寫,經脈都不照著書本來,如果我去考中醫一定考不過,會被我醫死
不知道是書寫的不對,還是老師教錯,還是我的實證是錯的o
  
反正多學 多問 當作學問,要學就要問,要學不問 菩薩難動手o(我,努力學習中)

多謝ronaldw44 大師分享o

============
另外這個
如果聽說要經脈刮沙 請千萬不要 要拒絕,只能用經油按摩才是對的,選擇 消腫 行炁 保養 潤滑的就好 o

TOP

回復 15# ronaldw44


   這個又是神奇的線條,古老的東西真是讓人好奇有些線條我到後來才弄懂為什麼會那樣子劃,我是自己的經脈有過反應(經脈呈現一些不一樣的感覺),順著那些經脈去摸
當身體姿勢呈現特定姿勢,筋和骨,的那條通道就會非常明顯

這位男模特兒
手臂的藍色線條,我以前是感覺他是由指尖走向肩膀,行至肩膀又和我感覺到的不一樣
這位男模特兒
手臂後方因該還有一條,起頭是在約在液下手臂最外側,成一直線走至小拇指指尖
這位男模特兒
臉部在髮際線上的經脈開口藍色線,順著眉毛上方繞至太陽穴方向,在接至鼻樑綠色線,一直到嘴唇下方由中脈(黃色線)通過下巴(這個接口也是摸的到)
這位男模特兒
臉部在髮際線上的經脈開口藍色線,順著眉毛上方繞至太陽穴方向,順著臉頰向下(圖片沒有這一條)銜接綠色線至下巴脖子
(在下巴的接口,可以摸的到,在肌肉和骨頭的中間,一條細細的像是凹痕,就是流過這樣的地方)

經脈真的很神奇,真的版本都很不一樣,上頭打的是我親自體驗到經脈在流動的方向o

ronaldw44 版大謝謝分享  

請問有背面和側面照嗎?
那條紅色的線 ,脖子的地方上去是耳朵 ,他是到往體內走 ,經過耳的內部像是衝血的感覺會發漲 ,包住耳朵內部o

TOP

這個經絡話題真的讓我整晚睡不著,勾起回憶
幾乎整組在反覆思考中

我有次用禪的方式進入,定,八識就像是懸掛在一片黑暗中的透明鏡子(自己),又輕又柔又無形無樣冥冥不動(寂靜)
六識像是鏡子外面的影像,可以穿透八識,七識像是投射可以穿過鏡子由內而外
只要六識七識一動 就會蓋過八識好像同化一般,八識感覺上幾乎是不存在的東西

重點在這:
當人能夠處於靜態,骨架鬆散,不被六識七識綁住,身體的交感神經趨於緩慢,副交感變強,身體整個狀態會很不一樣
氣循環變的很緩和,感覺上是極度的舒服,就像是剛睡飽,人還躺在床上的呼吸還要在輕柔
淋巴感覺不到(如果身上有傷口病痛,那就不一樣,很特殊)
血循環  順暢
副交感神經系統真的不可思議,因為我是會感覺到身體裡面各臟器一球一球到底是從哪來,除了這組 找不到其他的名詞可以解釋((副交感神經系統))
氣功也是在練這組,丹道 上丹田 中丹田 下丹田
看著副交感神經系統,馬上就讓我覺得這和七脈輪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腦袋裡面一直浮現 佛陀所說的,只是如是觀照不起念,感覺呼吸,讓身體自己產生最大的平衡,會痛就只是觀察痛,會舒服也只是觀察舒服,感覺不到就是觀察感覺不到
由頭至腳 由腳至頭 兩邊對稱觀察 觀察內在臟器 觀察脊椎 這不是目地只是過程,會痛的地方都是一個像是筆尖的點 或是一個像是壓力的感覺

這真的讓人摸不透,我也是經過幾次特殊反應(強烈)後來對這些感覺越來越明顯,
第一次是自我RH 腦袋裡有一個強烈的電磁球 還是該說是震動感覺,可以移動
第二次是在靜坐,身體禿然自己全身發麻 發磁感,一瞬間反應劇烈,慢慢消退
第三次是收攝耳識 全身就像 震動感 所支撐出來的人型

看我打的東西,因該多數人都會說我是神經病,對我而言上頭打的都是自身的真實感覺,
我也一直對於身體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震動感到好奇,自己愛玩好奇,感覺新鮮o

TOP

本帖最後由 jenghong 於 2012-8-3 23:13 編輯

我對靜坐 認為有三個層次狀態

1.氣功態  2.恍惚態 3. 入定態

對於入定態 目前難以想像 也不知情形是怎樣

只能說厲害

**

題外話: 網路上看皮老師很推薦 綁腳健康法

對懶得運動的人 這個躺下就可以讓氣血動起來的方法

http://bigepisas.nidbox.com/diary/read/7253157

http://bigepisas.nidbox.com/diary/read/7247193

http://dharmazen.org/X1Chinese/D32Health/H614Mechanics2.htm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2-8-4 08:35 編輯

回復 18# jenghong


   其實 版主 您早就懂佛法的禪定,只是還對抗不了自己的心性如同學佛的老話,有好修行,會昏沉.掉舉,(對著內在修,不是對著外再修)只是過程中其中一個現象
心所有五十一個 心緒有一百二十多種 ,如果樣樣生起來 樣樣都去觀,會觀不完,識田他是會變異,他是複數變數, 也就不是佛陀所教導的正定 四念住(四念住包含軀體的動作,移動)
要靠 專注 意志力 越過他,入定和入睡其實沒有差很多,一個還是清醒 一個是真睡著,昏沉和掉舉他是會過去,當昏沉掉舉起來你不要去理會他就好了
不要用文字去思考他,不要用邏輯去思考他,不要用定義去思考他,不要用已知的想法去思考他,不要去懷疑他,不要去想像他
如實的覺知他 升起 以及 滅去,心性不能安定一處的時候,就回去觀察呼吸(空氣和鼻子皮膚的接觸)
從小區域開始練習
一上嘴唇,二鼻子裡面外面,三鼻腔,四氣管,五肺部 六胸腔 七腹部 八頭部 約三吋開始移動 九由頭至腳 十由腳至頭 十一 左右對稱 十二身體裡外 十三臟器 十四脊椎 十五整個身體
(這是一區一區慢慢加上去,千萬不要升級跳躍)這很重要 訓練心的專注
一直專注下去,
一氣的進入 二呼吸暫停的瞬間 三吐氣 四吐氣以後的暫停瞬間
順著練,其實會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 定態
真的不太好練,有時候會弄不清楚花那麼多時間在這上面作啥,有時候這個煩那個煩(環境)(真的問題會很多)
解決辦法 就是 專注 覺受 沒有別的了O((這和無想定非常接近))


佛經一定要去看,因為有時候會產生很多獨影 帶質 非帶質 幻想 心魔 ,有時候在裡面的感覺和真實世界沒兩樣((但是就是會覺得很怪,說不上來的怪))
就像佛陀當時在教阿難七證八辯,是光見還是月見還是眼見,在定中看到的多半是黑底,有時候還可以看到幻燈片(整部影集重播)
我也看過當那種脫離幻覺或者是說夢境如何回到眼睛閉起來的黑的狀態,兩個境重疊消融,境消去,身體真實感以及覺受浮起,大概就是這樣(比三D四D還要科幻)
也看過同一組人連續三天都來報到,最後是在一家便利商店裡面被我一腳踢開,那次以後就沒在看過了
經典真的不是空過來空過去,是很實實在在的定中課題,以及解答o

PS像是要 滅慾 滅貪 滅嗔 滅色 (修)白骨 九墓 不淨 觀 ((觀想))
要自放三昧 淨化 (修)返生觀((觀想)) 白骨流光觀 白骨生肌觀
空觀 觀世音菩薩的心經((空觀))
定 (修) 四念住 禪 無想定 非想飛飛想定 內觀((這個是最基礎最基礎)) 三麻地
若是要應證自我檢視  愣嚴經
無中生有 (修)妙法蓮華((妙慧))
有苦難   (修)大悲咒 高王觀世音普門品
能夠練到 無染 清靜 自在 ,會比在說文解字還要重要
瑜珈師地論也不錯

當我神經病好了,雞裡呱拉的打一堆,可以把我跳過,(喜歡在牆腳劃沙)

希望版主能夠升級到定中o

TOP

本帖最後由 恭野 於 2012-8-5 08:46 編輯

回復 19# ronaldw44


   謝謝版大的分享 好書一本 非常好的研究材料 感謝分享

我對於身體異常或是經脈,其實常常抱著一個非常大的疑問
從經典一直研究下去常常發現一些奇怪問題


身體以外(外界)  身體(粗) 心思(細) 靈(極微) 在這個分別判斷的課題裡


常常迷路,很容易被一些形容詞,或是章句,或是別人看法或是變異,迷惑,電視 動畫 3D 真的有時候作的太美 太誇張 (戲劇效果)
想很久才略為知道一點點,真的是要去收攝 五門 意識 ,圓融 清靜 好像才是正確
藉由科學研究 探討 人類學 以及 大腦研究和記憶學裡,名詞都有了功能也註解了
枕葉(視覺) 顳葉(聽覺) 頂葉(空間概念) 額前葉(整合) 小腦(身體反應) 左腦(邏輯) 右腦(抽象) 間腦(左右溝通) 腦下垂體(神秘) 神經元(突處)
雖然都能懂 但是都不能放在 腦袋 寂靜處 運用,讓六識相通 或是 徹底運用 安定


感覺 都攀附在 身體的外界上 身體上 感覺上 性上 作文章,如果有些比較好實修者也都轉去商業化(非常實際,非常現實的問題)
想不通 , 不容易想 , 還是我經文看太多了  

TOP

返回列表